然自鸿钧命巫、妖分治之后,因不能到地界寻找、掠夺食物,妖族越发度日艰难,而且很多妖神后裔渐渐散失了吸取周天星斗之力供养己身之能,使得很多小妖才刚刚出生就面临饿死。众多妖神去找太一、帝俊想法子,可天道在上,既然巫妖分治,太一、帝俊也能为力。总不能现在就和巫族开打,去抢地盘吧?于是又有众多妖神找到女娲那里。女娲平常虽不大管妖族之事,但毕竟是份属妖族。平时也受了妖族不少好处,就想帮妖族渡过这次难关。但遍观妖族所需食物何等之多,女娲虽有大神通,却也一时之间没有办法。为此,女娲心中十分焦虑。
一日,女娲在黄河边转悠,心中想着妖族之事,随手拿出一物在手中把玩。忽觉手中之物在自己手中千变万化,细细一看,原来是鸿钧所赠九天息壤。又突然想起盘古开天辟地,创造洪荒世界。心中一动,这九天息壤绵绵不绝,如用它来造一物种给妖族当做食物,那妖族岂不就有绵绵不绝之食?
当下便用黄河之水和着九天息壤照着自己水中倒影捏成一个小泥偶,往地上一放,这泥偶居然真的成了一活灵活现,神情灵动之物,围在女娲身边欢呼雀跃。女娲见了满心欢喜,就着息壤捏了一个又一个泥偶。那些物种在地上围了一圈,向女娲行礼,拜女娲为母,称女娲娘娘。女娲便随口为他们取名为“人”,而后天降量功德于女娲身上,女娲当既立身成圣。
女娲虽已成圣,但心中却是不安。造人而成圣,可见所造之人于天地有大作用。可自己却是想让人成为妖族的食物,却是让自己在中间为难了,心中烦燥,随手折下一根藤条挥舞,藤条却正好在那息壤中掠过,那藤条沾上息壤在空中点点落下之后,立刻变成一个个人。却是女娲成圣后道法高深,造人已不需多耗费精力就能做到。
人类现世之后,女娲将前面小部分精心所造者迁到一方安顿,悉心照料,将后面大部分随意所造者留与妖族当做食物不闻不问,随其生死。
此时人族披羽叶衣、茹毛饮血勉强度日。怎知天道不忍,赋予人族“万物灵长”之名。不久之后,人族之中诞生“有巢氏”引领人族构木为巢躲避群害,另有“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教人熟食、取暖……人族慢慢发展壮大。
不想,地界祖巫好战,十二魔神之中,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受妖族挑唆,于不周山展开激战,双双身殒。其间共工不慎战败怒触不周山,天柱断,顿时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斗转星移、天河倒灌、洪水滔天、地界一片汪洋。其后,女娲断神鳌足、立四极、炼五彩石补天,天地两界才得以恢复短暂的宁静。
补天一事,三清与接引、准提知道了圣人之力。当时也只有女娲才有补天之能,对成圣更加向往,但却不知自己如何成圣。虽然法力道行都已够了,但就是最后一步踏不出去,都不由的有些心急。
不久后,三清顿时明白关健所在,那便是人族。女娲造人而证道成圣,可造人后却不管不问,人族至今混沌不智,实是缺少教化之道。若能教化人族,当有量功德。当下三清各有所悟。
老君先悟,天道有循,人族为主。遂立人教,号道德天尊,以太极图镇压气运,教化人族,当即成圣。元始、通天一看,也向洪荒宣告立教。元始天尊立阐教,取阐明天道之意,以盘古幡镇压气运。通天立截教,号灵宝天尊,取截取天道之意,以诛仙剑阵镇压气运。二人当即成圣。
三清成圣,接引、准菩岂能不知。只是自家的事自己清楚,那三清有盘古开天功德在身,也要立教行大功德之事才能成圣。自己就算立教,怕也不能成圣,功德不够,就是立教也不能成圣,当以大弘愿补之。
后接引、准菩二人向洪荒宣告,立西方一教,又立下大弘愿,再以十二品金莲镇压气运才证得大道成圣。
很快,幽冥地府中,以往巫族不予理会的地狱黄泉,自天开地辟以来,又有一处幽冥血海,天????????????生地长孕育了一个胎盘,后成冥河老祖,紫霄宫听讲后,有大神通,衍阿修罗一族,因巫族势大,阿修罗一族不出血海,潜心静修。冥河本欲效仿女娲造物,得取功德,反因造化了阿修罗一族而遭天谴,然而冥河依就效仿三清、西方二圣立教,在幽冥血海传下道统,为阿修罗魔教,亦名大乘魔教。还有一小乘魔教,其偏颇教义法门,乃是结合了巫法、妖法与道法。大、小魔教统称魔教,可惜冥河始终缘成圣。
至此,鸿钧门下一出六圣,只余记名弟子红云遭遇不测。
原来,紫霄宫当初开讲之时,宫内前排设下六个蒲团,上坐三清、女娲、鲲鹏、红云。而接引、准提一同来迟座,接引便先诓了红云之位,又替准提强要了鲲鹏之位。因当时鲲鹏看不透接引、准提修为服软让座,只得与红云于后一排坐于地上同太一、帝俊、镇元子、伏羲、冥河等听讲,自此鲲鹏便把一腔怨恨记在红云身上。后来又见三清等六圣证道,只剩红云还未成圣,心一横联合冥河,一起截杀红云,为的便是所谓鸿钧赐予红云的鸿蒙紫气,想要成就大道。其实鸿蒙紫气一说不过是稽之谈。可怜红云中了鲲鹏、冥河所设埋伏,最终落得个身死道消,只剩得一丝元神转世。
人族这边,又有伏羲见太上老君建立人教成圣,遂想若能统治人族,就算不能成圣,也能享万万年之清净,然而此事可大可小,却是不好决定。心中犹豫许久终于找到女娲备言心事。人族虽是女娲所创造,但女娲终究还是有愧于人族。自己兄长伏羲道行深厚却不能成圣,如能担任人族之主,待功成后,虽不能成圣,也可享万万年之清静,却也是好事一庄。就是不知其余五圣能否答应?于是女娲携伏羲找至三清商议,三清心中盘算良久,想女娲也是鸿钧记名弟子,和自己也算同辈,伏羲之事,一口答应。当下伏羲、女娲又向西方而去,见西方二圣。接引、准提听了女娲之意答应:既已得三清同意,此事可成。而且此是东方之事,西方也话可说。
不久之后,伏羲以元神转世,投胎于人族之中,其母名“华胥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