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在大央国的地位极为尊崇,即使是现在有了国子监这种培育人才的新学府。
但在诸多学子们心中,这大央国的第一学府还是非东林书院莫属。
而国子监在被蔡嵩彻底掌控后,国子监与东林书院就势同水火。
此时,东林书院大门前的广场上,早已是人潮攒动。
一个刚入东林书院的学子对着身侧的学长开口问道:“学长!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竟聚集了如此之多的人?”
那学长开口解释道:“听说是那国子监的黄子仲,又要来挑战我们东林书院的圣人经碑,所以才会引起这么大的骚动。”
“圣人经碑?何为圣人经碑?”那位新学子很是疑惑的问道。
“我去!你连我们东林书院的圣人经碑都不知道?你怕不是国子监派来的细作吧?”那学长有些狐疑道。
“学长!我没有!我不是!”新学子急忙摆手辩解。
“看你小子呆头呆脑的,也不像是能当细作的人!”学长瞥了一眼小学弟。
“学长你还没告诉我,什么是圣人经碑呢!”小学弟再次追问。
只见那学长悠悠开口问道:“你可知我们东林书院为何会受天下人尊敬?”
新学子闻言,思忖了片刻开口说道:“因为我们东林书院出过圣人!??”
学长闻言点了点,然后再次问道:“那你又知圣人为何会受世人追捧?”
新学子听闻,极为困惑的摇了摇头。
学长拍了拍新学子的肩膀,就好像是在说:小伙子!你还是太年轻了!
“圣人之所以会受世人追捧,是因为他们除了拥有着大智慧外,还有着不同寻常的力量。”学长悠悠说道。
新学子挠了挠头,不解道:“什么不同寻常的力量?”
“我们东林书院除了普通学子外,还有另一种学子,这种学子被称为求道学子。”学长解惑道。
新学子越听越糊涂:“什么是求道学子?”
学长闻言,问道:“你也是在学院招生时,考进来的吧?”
新学子闻言,反问道:“难不成除了考试之外,还有别的入学方法?”
学长对着广场上,那座一丈多高的石碑努了努嘴说道:“你看那!”
新学子望着那块石碑,不解道:“那石碑有何异处?”
学长有些恶作剧般的怂恿道:“你再仔细看一下!”
只见那新学子盯着石碑看了一会,没多久就有些头晕眼花。
学长拍了拍新学子的脸,有些幸灾乐祸的道:“嘿嘿!我们东林书院的圣人经碑,是用心来看而不是用眼!”
“原来是这样!”新学子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然后有些恍然道:“学长!这第二种进入书院的方法,难不成是观这圣人经碑?”
学长赞许的点了点头:“看来你还不算太笨。”
“不过,这又和那什么求道学子有什么关系呢?”小学弟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学长解释道:“因为只有观这圣人经碑者,才有资格成为那求道学子。”
“那什么是求道学子呢?”小学弟又问。
学????????????长嘴角抽了抽,心中暗啐道:你大爷的,怎么啥都不懂,就你这脑袋也能考进我们东林书院?难不成是和考官达成了什么py交易?
学长咳几下,开口道:“咳!这求道学子其实就是以学入道的人,像我们这般普通学子,最大的志向不过是希望有一天能高中状元,步入庙堂可以一展抱负。”
“但这求道学子则是,在书中追求自身的道,然后成为一代大能!懂了啵!”
“原来是这样!”新学子点了点头。
就在学长以为耳根可以清净下之时,忽然又传来新学子的询问声。
“那学长!这黄子仲又是……”
新学子还没说完,学长就狂怒道:“滚!”
————————————
望着前方不远处的院房,李一平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看样子,就快要到东林书院了!”
没多久,李一平就来到了东林书院的大门前。
而他刚到,就发现有好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李一平寻着目光方向望去,只见刘瑾良正目露凶光的看着自己。
而刘瑾良身边除了赵温书和徐东来二人,还有两位身穿黑色斗篷的中年男子。
李一平眉头微皱,心中暗忖。
这两黑袍男子,应该和之前被自己甩掉的那些人是一伙的。
不过现在,还不是和他们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得先成为东林书院的学子,然后背靠东林书院这颗大树,才能把水给搅混。
一念至此,李一平便迈动脚步向东林书院门口方向走去。
刘瑾良见李一平往东林书院门口走去,眉头微皱,轻声低念道:“那家伙怎么往东林书院大门方向去了,难不成除了观这圣人经碑之外,他还有别的办法进东林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