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上前接过了赵元的银子,放在手里颠了颠,紧接着上下打量了赵元与武松一番,问道:“你们要问什么,事先说好,不一定能答得上来。”
“多谢!”江湖规矩,管它能不能问到什么,道谢才是最主要的,赵元道完谢后才问出自己的问题。
赵元一问:“这房子里住的,是县令大人吗?”
队长作答:“是。”
赵元二问:“我们要怎么参加那个所谓的大比?”
队长再答:“来历城县的江湖之人都可以参加,就在城北,不分昼夜,呼声最高的前百人即为胜出者。”
赵元三问:“我们兄弟可以见见大人吗?”
队长摇头表示拒绝,并做出了一个请的动作,说道:“大比期间,县令不见任何人,除非大比结束并且在胜出的百人之内。”
赵元再次称谢,带着武松扭头便走,没有丝毫留恋。当然!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等离开街道,武松这才问赵元,“大哥,那咱们接下来怎么办?见县令的办法只能参加大比并且胜出,我们真要去打吗?”
“光是把门的就有二十个人,加上府里头巡逻的、站岗的天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再加上历城县的这些江湖人,多多少少地肯定也有他们的人,真要动起手来的话……光凭咱们这些人,真的不够看。”
赵元的话让武松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想要见到那位县令就只能有一个办法——从上万名江湖人中胜出!
“那需要找到杨志、鲍旭他们吗?”武松问赵元,赵元摇了摇头,说道,“只要名声足够,他们自然就知道咱们得意图了。”
“那我们现在去做什么?”
“去历城县的城北,去扬名。”
皇都——皇宫——书房。关于齐郡的事情,君臣三人再一次展开商议。齐郡历城县犹如与世隔绝一般,外界眼睛进不去,里面的消息传不出来。
姬留巴将手中大内密探再次呈上来的密信,问道:“两位爱卿,你们想到解决的方法了吗?我们究竟该如何做?”
“派人,派人进入历城县。”曹糙的方法依旧是最简单、最粗暴、同样也最直接的方法。
杨元庆依旧主张稳扎稳打,做好完全的准备。他开口说道:“陛下,微臣还是觉得……监视太上皇与护王侯比较重要,毕竟他们两人就在咱们到底眼皮子底下,至于齐郡……恕臣直言,有些远了。”
双方各执己见,意见第N次产生分歧。姬留巴早就习以为常,这两人如同手中的矛与盾一般,曹糙是主攻击的矛,杨元庆是盾主防守。
至于那位朝廷的刺头——前大将军赵元,是一支利箭,只要开弓,就可以取敌人性命。
想到这里,姬留巴不自觉看向了淮安郡的方向,喃喃道:“那个家伙……应该也发现了什么吧!或许他已经做出行动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