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劝不得,我也劝不得,至于你林姐姐,有道是‘解铃人还需系铃人’,你可安心了?”宝钗拍了拍湘云的手,笑问道,“攸兄弟那首《蝶恋花》的末了一句是什么?”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可这与它有什么干系?”史湘云不假思索的回道。
薛宝钗知道湘云年纪小,有些事只怕还不清楚,于是笑道:“等你再大些,就明白了。”
“哦!”史湘云应了一句,倘若面前的是林黛玉,她定会撒娇询问,可面对宝姐姐,她却是不敢。
......
“石三兄弟,对不住了!”王寅看着面前被捆绑起来,满头血茬的石三,抱拳拱手道,顺道紧了紧手里的马鞭。
“快些动手吧,总不能让兄弟们跟着我一道睡不着觉。”石三抬起头,歉疚的看了眼今夜在此的十数人,痛快的说道。
“动刑!”王寅当即手一挥,直接就是下了令。因他是被王攸命为掌管刑罚的经承,无论外头还是里头,都归他管着。
至于为何分为外头和里头,那也是王攸特意将官府公差和家中护卫分开管理的手段,这样才叫公私分明,只是这公差相较于王氏自家的护卫,自然矮了一头,难免使得某些人心里不平衡。有羡慕的,自然就有嫉妒的。
王攸为了防微杜渐,适才按着地方知府的权限设置四处掌司,分别为吏,户,刑,工,协同查办事物,只不过像王寅这样的经承,是入不得体制的,只有在所属大人任期内生效。
一套鞭刑下去,王寅见石三渐渐因体力不支,有晕厥的迹象,急忙叫停松绑,并直接命人将他抬了下去。
“这是不是不大好?万一大爷回头要检查怎么办?”身后一人走到王寅旁,悄声提醒道。
王寅并未搭理,而是问道:“还有多少?”
“七!”数数的人如实回道。
王寅当众直接脱去上衣,露出精壮的上半身,然后大踏步的走上前,说道:“剩下的我来扛!继续!”
王攸屋内,此刻的他躺在床上正想着另一件事,那便是白日里自黄运安口中得到的那些消息——事关姑苏织造局,以及整个江南的市场风向。
当然更让王攸忧心忡忡的是,那夜在金仓之时,那人对自己的提醒之言,到如今姑苏府衙门也没有任何相干信息传来,那么只有以下三种可能性,其一就是那人是撒谎,故意造谣生事,弄得人心惶惶,其二消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出了纰漏,其三姑苏府衙门已经收到了浙东道的消息,但却私自隐瞒了下来,也有可能是某些人为了所谓的大局考虑,故意遮了下来。
“我一个七品巡漕御史,为何要考虑这些不相干的事?”许是觉得头有些发胀,王攸心底不由发起了牢骚。可他又明白,这事他没有办法去改变,宫里那位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老老实实的做一枚棋子,时不时的将江南发生的事汇报上去,然后还要替他扮演着某种角色,以达到安抚和威慑的双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