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想着让你去替我置办一些姑苏城的土仪,我不日就要北上回京了,总不好空着手回去见我母亲和妹妹,这岂不是闹了笑话吗?”
“大爷何不早说?原来是姑苏城的土仪,横竖里顶多花上几十两银子,小的一定给您办妥了。只是不知道大爷要多少?还有就是有没有特意需要的?”罗廉又问道。
“这......”薛蟠哪里见过实物,这一时间当场犯了难,罗廉何许人也,他一下子就揣摩住了薛蟠的心理,当即拍了拍手,此刻,门外又走进来一名头顶瓜皮小帽,穿着狐裘袄子的年轻人,罗廉板着脸对后者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那少年人应声称是就下去准备去了。
不一会儿,只见少年人捧着两三份图册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将东西交到了罗廉手中,又急忙退了出去。罗廉将图册放置在薛蟠面前,说道:“大爷,请看!这是小的往年里过节时送礼的礼单,小的留了个心眼,便是命人收集了相应的东西,造册汇编在了一块儿。”
薛蟠面上一喜,拍着罗廉的肩膀,笑道:“你还真是个有心人,好!好!”笑罢,便是浏览起这图册来,罗廉还不忘递上一只笔,好让薛蟠圈画出来。
薛蟠捉过笔,一页一页的考量着,他发现这上面的东西比原先在学堂里读的那些四书五经有意思多了,有图,图旁边还有着相应的解释,并言明了这东西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等等。
薛蟠是越看越欣喜,越看越觉得这罗掌柜不错。
罗廉这面见薛蟠入了神,心底冷冷一笑,转过身子开始命那些捧着账册的伙计都出去,他一个人悄悄的走到台案边上,找到了基本账册,略微的翻看了一下。
“滴答,滴答,滴答......咚!咚!咚!咚!”
摆放在不远处地面上的自行西洋钟足足敲了四下,薛蟠猛地被惊了一跳,罗廉上前宽慰道:“大爷,莫慌,只是钟声。”
话音刚落,只闻得窗外传来阵阵钟声。薛蟠不解道:“这是何处在敲钟?”
罗廉忙笑道:“大爷这次来姑苏,可是从枫桥渡口下的岸?”
“是啊!怎么了?”
“那就是了,大爷怎么忘了那枫桥渡口边上有一座寺庙,名为寒山寺!这钟声便是从那寺中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