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千秋功罪任评说 海雨天风独往来(5)(2 / 2)

“正是小人,小人于十月份便是抵至胡州,担任胡州知县一职。适才大人口中所说的毁堤淹田一案是上任胡州知县所为,那名犯官已经交由金陵应天府衙门审理。”赖尚荣笑道。

“为何是金陵应天府衙门受理此案,胡州一县不是在姑苏府治下吗?按制也应该先交由姑苏府衙门审理,接着由大理寺官员进行查验,最后再送往刑部大牢定罪。”王攸看向知府杨山,等待后者的答复。

“御史大人,此事下官了解其中一些内情,并非是府尊大人没有受理,而是金陵那边有几位大人插了手,好像是原胡州知县不听调令,私自命人掘开湖堤,这才有了后来的淹田一事,致使当地百姓良田损失惨重。更何况金陵应天府衙门本就辖治江南道和淮南道一切事宜,此案由应天府衙门受理也并无不妥。”姑苏通判汤暨回忆道。

“好,那我问你,眼下犯官安在?”王攸转头问向汤暨,后者忙苦笑摇头道:“下官不知,想必犯官眼下正被关押在应天府的大牢中。”

“汤大人,本官命你即日前往金陵,将那犯官给我带来!”

“这......”汤暨迟疑的想了一下,然而再看见顾宁点头的瞬间,急忙应道:“是,下官这就去办。”

王攸又说道:“我知道在座各位的心思,我在京都的时候常听人说道:‘不见兔子不撒鹰’,家尊也是时常教导我求人办事总要给人一些好处,这样别人心里也舒服些。”

“御史大人说笑了,下官等何以敢要大人的好处,更何况大人所说的两件事哪一件不是为国为民,下官等自然唯大人马首是瞻,听命且效命于大人,只是求大人将来回京述职的时候,不要忘了江南,不要忘了姑苏。”顾宁当即表示自己的支持态度。

“本官年纪尚欠,又是初涉官场一道,将来若是有什么做错的地方或者说错的话亦或者得罪了,还请诸位能够多多包涵。”王攸朝着一众官员拱手作揖道,态度放的极低。

“御史大人谦虚了,大人哪里会有做错和说错,就是错,那也是下官们的错,没有意会道大人的苦衷和难处。彼时,只怕有心人还会以此为由非议和污蔑大人!”汤暨顺带着挖苦了一下萧知县。

“哪里来的什么有心人,只要诸位能够按部就班,各司其职,那本官根本不在乎那什么有心人,更不在乎那几句非议和污蔑。本官只敬忠于圣上,自然也要替圣上看看这江南。”

寥寥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也让担心王攸年轻气盛,胡搞一气急于求成的官员们都松了口气,以顾宁为首的官员自然是乐的支持,今日御史大人前来大堂令得他们获得了喘息之机,他们都认为那坠湖一案就是杨山一派官员所为,目的就在于一击搞垮他们,可谓是用心险恶。

而以杨山一派的官员则是认为这是对方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是要拉拢这位新来的御史王大人来加重砝码。

不过王攸最后一句话却是令人玩味,可碍于情面,一众官员也只好放下恩怨,纷纷赞叹王攸老成持重云云。

杨山身为姑苏知府,昨日以病为由未曾亲迎王攸,今日也在后院的花厅中摆了几桌酒宴给王攸接风洗尘,以解不敬之罪。许多官员也想着借此多摸摸王攸的脾性,自然不敢喝的烂醉,矜持到这日未正时分,便是各自散了。

“盛大人,请留步。”王攸及时叫住了盛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