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且看且行吧!”王攸撂下了一句话,当即坐到了离火盆不远处的椅子上,将有些发冷的双手至于火盆之上烘热,随后又搓了搓。
院外,魏畑,王亥,王寅三人联袂而来,并于书房门口齐声请示。在获得王攸应允后,三人都进了屋。
见到薛蟠在此,三人复又行礼问安,薛蟠挥了挥手,免了他们的礼数。
“大爷,属下确定安然无恙的将那四名女子送到了衙门口。”王亥义正言辞的说道。
“大爷,属下可以佐证!”一旁的王寅附和道。
“哈哈,我相信你们的办事能力。”王攸哈哈笑道,似乎根本不在意这件事情,没做过就是没做过,干着急或者是上赶着去解释反倒让人多心,中了人家的圈套。
魏畑将要说的话全数咽了回去,不过他的动作并未逃脱王攸的眼睛。王攸笑着说道:“清者自清,更何况这立案,查案都是衙门的事,横竖和咱们无关,诸位也不必担心。”
“是!”三人皆应声称是,转身告退离开。薛蟠安定了心神后,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估摸着时辰还早,于是在说了几句闲话后,也起身离去了。
王攸拨弄了一下盆中的炭火,略微等了一阵,只听得魏畑又折了回来。
“大爷!”魏畑拱手作揖道。
“魏先生可是有难言之隐?”
“什么都逃不过大爷的眼睛,大爷,小的认为此事不得不防。”魏畑凝重的回道。
“防谁?”王攸好奇的问道。
“大爷,您抵达姑苏不过两日,多数事还没有理顺过来,一时冗杂难免遭人算计。小的昨日收到消息,说是这位府尊大人座下有一位弟子,乃是晋陵知县萧秉阳,荆州人氏,似乎言语间对大爷您很是不敬。只怕......”魏畑提醒道。
“我和他无冤无仇,何以用得着四条人命来祸害于我?”王攸愤懑的叱道。
“大爷,您还年轻,殊不知这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这嫁祸于您倒也谈不上,只是这姑苏府衙门中分为两派,其中一派就是以送这宅院及那四位瘦马的顾宁顾大人为首,其出身于金陵八大豪门的顾家;另一派则是以这位萧知县的座师,也是姑苏府的知府杨山杨大人为首。关于这位杨大人,乃是大治三十一年的进士,非那应天府知府尹明之流可比,更为关键的是这位杨大人乃是江南士林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说到这,又不得不说起已故的林老爷。”
“老师?!这又和老师有什么关系?”王攸慎重的坐直了身体。
“这位杨大人之所以能当任姑苏府知府,也是当年林老爷保举的。”
“这等陈年旧事你是如何得知的?”王攸惊奇不已,很是佩服魏畑的手段。
魏畑羡慕得看了一眼王攸身上穿着的飞鱼服,说道:“并非是小的查到的,而是王巳那个家伙留下来的,大爷也知道,小的只负责金陵事宜,至于这姑苏城的情报自然皆是由王巳负责的。”
“看来是父亲的安排。”王攸猜测道。
“想必是的。”魏畑附和道,“话说回来,此事倒像是两派争斗所致,正好大爷您正好来了,自然被人利用了一下。”
听罢,没待王攸继续询问,又见二门处窜进来一道人影,正是薛蟠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张德辉。
“攸大爷,外面又来了一队官差,说是奉了道台大人的命令请您前往姑苏府衙门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