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3)(2 / 2)

“攸哥儿,你南下之前,你父亲可交代了什么?”王绩之试探道。

“并无特别嘱咐,只叫我相机行事!”王攸摇了摇头,恭敬的回道。

“相机行事?你父亲倒是狠得下心,也放的下心,让你千里迢迢的从京都来到这江南。”王绩之面有愠色,然后叱责道:“他虽是我王氏一门的当代家主,但是论辈分,他见了我也得叫声叔父,行晚辈礼。你又是他唯一的嫡子,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任家主非你莫属了。攸哥儿若是想回家,我现在立刻书信一封北上,叫你父亲命人带你回去。”

“叔祖这话我倒是听不明白了。”王攸淡淡一笑,目光微凝的看着王绩之,他可不相信这位老太爷不知道他来江南的目的。

“你看看我,我这人老昏聩的东西,一时间竟忘了攸哥儿还是我们这扬州江南道的御史大人,哈哈。”王绩之忙告罪的笑道,神色之间亦露有敬畏,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御史大人此次奉圣命南下任江南道巡漕一职,不知意欲何为啊?”王子胄捻着酒杯笑着问道。

“疏浚河道,监造海舫,稽查漕运。”王攸一板一眼的回道,这十二字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太过笼统,令人捉摸不透。

就比如疏浚河道,疏浚的是哪里的河道,江南一地河道众多,若以运河来说,穿过的城镇皆是繁华之地,单其中疏浚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各个地方肯定希望自己的那块地方是头一个疏浚的,那这其中自然而然就少不了一番孝敬。

再说监造海舫,这海舫的用料,选址,以及海舫上的一切事物,哪一样不需要花上成山的银两,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此外海舫的选址还有利于地方的开埠,这埠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看看扬州府的瓜州渡口,姑苏府的枫桥渡口,金陵的秦淮渡口,这些早年间都是埠,现如今又发展成了何等模样。

至于稽查漕运,这河道之上每天来来往往的商船,客船,官船等等不计其数,其中商船的收税最重,每一家字号或者其后的世家大族都希望自家的船能快些出港和回港,最好是不要交税直接放行,这样就能够占的先机,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

总而言之,这是一道肥差!若是能将各处要职尽数收入自家囊中,那么可以说在江南道这处地盘上,王家的势力必然会再上层楼,就算不及甄家,也基本可以与之抗衡而不落下风。

“族中子弟,可尽数听攸哥儿调用!”王绩之大手一挥,毫不客气的说道。

“叔祖此话当真?”王攸有些兴奋的问道。

见王攸有所意动,王绩之更是心中得意,点头道:“那是自然!”

“好,不过在此之前,我希望叔祖能应下我一件事。”王攸笑眯眯的说道。

“什么事?”王绩之仿佛看到了成山堆海的银子,越看王攸越是觉得这小子不过如此,少年老成终究只是个少年人罢了,一杯水酒几碟小菜就拿下了,可见王子腾疏于教导或者说不会教导。

“我要王俭大哥的一只使刀的手!因为他先前得罪了我。”王攸冷笑道,而后目光看着坐在对面一脸讥诮之色的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