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后,祭旗坡的阵地在黄璟的规划下,各战士以及禅达老乡的帮助下,挖出了纵横曲折的人工沟壑。
就在人工沟壑挖好之际,系统所给予的毛熊步兵团装备也都抵达了禅达。
在黄璟的授意下,所有的装备一应排列堆放在祭旗坡的反斜面上。
在康丫脚踩刹车下,黄璟和龙文章下了车,见到堆积如山的武器装备,不由得目瞪口呆带。
龙文章看着眼前那一堆毛熊制式武器,顿时有些眼花缭乱。
在他心中,这些武器可是只有上面嫡系主力才用的上的宝贝,没想到就这样出现在自己这帮溃兵面前。
只见其中有威力大火力猛的DP-27轻机枪,有其火力补充武器SG43郭留诺夫重机枪。
50迫击炮,82迫击炮,45反坦克炮,76步兵炮,120重迫击炮,以及莫辛-纳甘步枪和PPSh-41冲锋枪。
“极好,极好。”龙文章拿起一把莫辛-纳甘,直接拉起大栓,继续说道:“团...师座你可太牛了,还都是新枪,新枪!!”
“得了,武器方面不会少了我们的。但是如今咱们总共不过五百多人,还有大量武器用不上。
招人的任务我就交给你和烦啦,必须先给我拉起一个3000人的团部出来。”
黄璟说完直接转身爬上祭旗坡继续巡视起来,毕竟这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他的练兵,布防以及未来反攻的起点,必须做主安排。
而招人的任务对龙文章而言自信压根不是什么难事,在浩浩荡荡的溃兵之中他都能拉来一千多敢于掉头打鬼子的弟兄。
更别说此刻站在祖国的土地上,然而真当龙文章带人去禅达招兵的时候才发现这事情真的难。
虽说此时国家有四万万同胞,看似人力资源十分充足,能满足征兵需求。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匀。
自抗战开始后,东部大量区域的沦陷,致使兵员的来源非常的不稳定。
虽然也有不愿做亡国奴的百姓不断内迁西部,可那点数量远远满足不了战场的损耗。
于是仗打到后期,果军一方就大规模上演抓壮丁,来补充在前线受到损失的部队。
禅达的街头上,龙文章继续上演着他那非常规的演讲。
希望通过此来鼓动起禅达本地的,外地的,以及从西岸逃过来的,来积极参加独立师。
然而收效甚微,一个多星期下来,也才零零散散的招募了四百多号人,这四百多号人中还是大多数因为吃不上饭,干脆投军那种。
祭旗坡下一块平整的土地上,黄璟看着眼前一群站的七扭八歪的招募而来的士兵。裹着刚包上去的军装,眼里仅有的内容是茫然和惶恐。
黄璟上前随便拉开一个人的袖子,看了看眼前这个基本上是皮包骨的羸弱之像,不由得紧皱眉头。
随即看向龙文章:“瘦成这样,你确定他还能扛的动枪?”
龙文章对此也非常奈,“师座,这不比缅国,能从现成的部队中拉人。这边都是一帮饿的满华夏到处乱跑祈食之人,有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