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风言风语(2 / 2)

项远放下随身的小行李包,想要去灶房帮忙烧柴煮饭。

项三妹和姐姐项芳都手忙脚乱的把他挡了下来,简直客气得到了生份的地步。

原来前天畜牧站的站长徐秋林就让女儿文君送了一份苏山晚报到项家…

这是一番好心,算是提前给丁淑贤打个预防针,让她好有个心理准备。

丁淑贤是个没太多见识的农妇,她第一反应就是儿子会不会因此坐牢,能上报纸的事情肯定不是小错误…

项远现在全须全尾的回到家里,丁淑贤才算是放下了心头沉甸甸的重担…

她的逻辑很简单,只要人完好无损,被县一中开除就不是啥子大事。

“先不忙去买肉…”项远已经看到了堂屋桌子上那份苏山晚报,他知道必须尽快坦白才行。

“妈,对不起,我被县一中开除了!但我没有犯错,我是被人冤枉的…”

“我去帮姐姐洗菜!”项三妹蹑手蹑脚的溜出堂屋,假装刚才没有听到哥哥的道歉。

这小滑头知道要男生都爱面子,尤其是哥哥这种要强的性格。

“马老师没有受啥子连累吧?我看新闻上,你们学校的校长也被降级了。”丁淑贤的思想在外人看来很奇怪…

儿子被县一中开除学籍如此重大的事情不关心,反而去关心他有没有连累到外人。

“马老师同样被学校开除了!”项远很是羞愧,嗫嚅道,“我这次回来,主要是想去镇初中问一下阮校长,看马老师还能不能回来上班。”

“那怎么得了,居然连累马老师把铁饭碗都丢了!二娃你马上跟我上街,我们多买点好烟好酒,今天晚上就给阮校长送过去。”

丁淑贤长吁短叹,着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回身去把压衣柜的五百块钱都拿了出来。

项远本来想说,他身上带得有钱,但见母亲一脸焦虑的小跑出门,便只得乖乖的跟在后面。

来到街口的小卖部,丁淑贤买了两条红塔山,白酒捡最贵的郎酒拿了两瓶。

她在心里仔细算计…如果马老师能回小河镇初中,那自家二娃是不是也能转回来读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是华夏农民五千年来镌刻在血液里永不磨灭的基因,在老百姓看来,一纸大学文凭,才算是真正有出息的表现!

如果你没有上过大学,就算再会挣钱,不过也只是别人口中的暴发户罢了。

母子俩买好东西,正要从小卖部出来…

正巧碰到钱大娃等几名邻居,这几人手里都提了半斤卤菜,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应该是要到小买部整点散装酒小酌几杯。

小河镇的小卖部很有特色,一般标配有两个半人高的大肚子酒坛…

一坛装苞谷酒,另一坛装高粱酒,专门用来散称,物美价廉,只用一毛钱便可以沽一两。

这几个邻居一看到丁淑贤母子,脸上都浮现出鄙夷至极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