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3章 构陷太子
此时大明有许多的老臣都已经去世了,比如姜曰广,比如曹学佺。如果他们还在的话,今年春闱的正副主考官非此二人不可。
万元吉出任了主考官,原本也是一件让朝廷中的一部分官员欢欣鼓舞的事。
这些官员之所以欢欣鼓舞,是因为他们看见了瓦解屯田所,土地私有的希望。
春闱怎么会和瓦解屯田所土地私有挂上钩呢?
因为陛下春秋已高,万元吉可以利用这一次的春闱,大量的将世家子弟揽入朝廷,同时还能将一部分“志同道合”的寒门子弟也收入囊中。
只要这一回成功,然后逐年抵进,将朝廷的官员全部换成支持土地私有的同道中人,待陛下龙驭宾天之后,他们就可以造成一种天下人同呼土地私有的“大势所趋”的局面,新帝为了稳住自己的江山,只有接受他们的条件。
其实万元吉等人这一手并不是什么很了不得的权谋。
《水浒传》中的宋江就是用的这一招将梁山事业引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的。
宋江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
宋江用的这一招叫做招降纳叛。
他见了被梁山军擒拿的官军将领,就使出绝招“纳头就拜”,然后就直说等着朝廷招安。
梁山的五虎将中——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和董平——有四个都是这样上的梁山。
这些人有的是军分区的司令,有的是守备区的司令,他们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落草为寇”呢?
但是他们打了败仗,还被梁山俘虏,现在回去,那就只有死路一条。真的是有家难回,有国难投,那么瞧在宋公明“义气”的份上,又瞧在宋公明“盼天王早招安”的大业上,他们也就只能在梁山避难。
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重归朝廷。
五虎将有四人主张招安;八骠骑——花荣,徐宁,杨志,索超,张清,朱仝,史进,穆弘——也至少有五人到六人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
循序渐进,梁山上主张招安的势力就越来越大。
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阮家兄弟,少数人不想招安又能如何?
大势所趋,他们也无力回天。
再则,宋江在准备招安之前始终造成一种梁山危在旦夕的局面。
宋江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梁山继续按照晁盖“革命到底”的主张,梁山就有被官军攻破的可能。
一旦梁山被破,那所有的兄弟就只能顶个“贼寇”的恶名。
真是这样吗?
完全不是,但是距离梁山较近的“同路人”有河北的田虎和淮西的王庆,这两路人马攻城略地,声势比梁山要大得多,牵制了大部分的官军;宋江明明可以在官军大败之时——两败童贯,三破高俅——梁山军明明可以反攻,可以夺取几座城池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但是宋江偏偏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梁山的势力才不能做大,招安才更有说服力,招安也就成了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