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了这话,无不咂舌。
其实,有明一代,谁也没有听说过这一本书。
进入了清朝之后,为了反清复明,才有好事有人伪托刘伯温之名编撰的,无非就是为了鼓舞人心(清朝则称之为蛊惑人心),齐心反清而已。
朱聿鐭今天说出这个故事,只是为了将今天的口误遮掩过去,同时日后的口误都能靠这个故事遮掩。
刘文秀道:“都是说这个刘伯温厉害,看来真的是厉害。陛下,这个《烧饼歌》是否说了大明的国运?”
“说了。”
“怎么说的?”苏观生问了一句后,全场鸦雀无声,谁不想听听大明的国运?
往大了说,他们可以据此思考天下命运;
往小了说,他们也可以据此规划自己人生乃至家族的命运。
但是,朱聿鐭肯定不会告诉他们内容,道:“书页上说得清清楚楚,不可示人。我不能泄露天机,不然是要遭天谴的。我只能告诉诸位,吴三桂如今在缅甸弄的这一手,我朝先贤早有预料。”
苏观生问道:“那先贤可曾说过如何破解吴三桂的这一手。”
朱聿鐭道:“不用先贤支招,我看这个蒋匡生的招法就很厉害。”
田见秀道:“陛下,还是用先贤的招法吧,牢靠。”
朱聿鐭继续编故事道:“玉峰,怎么也不能总是吃祖宗的老本吧,那不是成了啃老吗?再说了,大家伙说说,崇祯帝看过这书没有?或许没有看过,不然书不会在墙的夹层里面。但是成祖一定看过,不然书不会在北京,成祖以后没有一个皇帝看过,我就不信了,可是为什么没有避免北京之失?说明历代的大明皇帝都认命了。我,大明的绍武皇帝决然不会认命。所以,我虽然知道后面的事,第一我不会泄露天机,第二,我非要逆天改命!”朱聿鐭都被自己的胡说八道给感动了。
群臣齐道:“陛下圣明。”
朱聿鐭对苏观生道:“宇霖,你给郝大勇、吴汝义和蒋匡生去一道圣旨,告诉他们,在外交和谋略上,以蒋匡生的主意为主;作战上,你郝摇旗为主。另外,在圣旨的末尾一定要注明,不要事事都向北京请示,缅甸离北京千里万里之遥,事事都请示,黄花菜都凉了。外交、谋略和厮杀上的事,他们三个人可以先斩后奏。”
苏观生道:“臣遵旨。”
“陛下,”高一功见郝摇旗和吴汝义那边在蒋匡生的协助下,打得风生水起,李定国、刘文秀又灭了建虏,他实在是安耐不住了,问道:“微臣何时可以出发?”
“准备好了就可以出发。”朱聿鐭问道:“你还要准备多长时间?”
高一功道:“小鼐子的第四军已经到位了,第十三军也都准备妥当,只要粮食到位了,微臣就可以出发。”
朱聿鐭道:“只要准备好了就可以出动。但是,我有言在先,第一次作战,最多只能收复平壤,占住了平壤之后,要等着倭寇增兵,倭寇增兵了,如果反攻平壤,你可以放弃平壤,甚至可以退到鸭绿江边,但是绝对不能退过鸭绿江返回辽东。”
田见秀问道:“陛下,如果是想引诱倭寇往朝鲜增兵,退过鸭绿江也不是坏事啊。”
朱聿鐭将士后一挥,决绝的道:“不行,退过鸭绿江那太丢面子了。而且,只有我军守在鸭绿江的南岸,倭寇才会疯了一样的攻上来,因为他们肯定想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