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破虏阵虽然没有配备火铳,但是这种阵型就是在明军还没有装备火铳的时候,操练出来专门用来打清军骑兵的。
这一回不过是换了个对手。
从建虏换成倭寇而已。
大明破虏阵面对倭寇骑兵的冲锋,犹如铜墙铁壁一般,纹丝不动。
冲上来的倭寇犹如扑进火焰中的飞鹅一般,都死在了明军的刀枪林中丧命。
倭寇撤退之后,那位师帅也不追击,立刻指挥人马迅速往仁川方向撤退。
再不撤走,会有更多的倭寇追击过来的。
师帅从容撤到仁川,与张煌言、朝鲜国王孝宗李淏会合之后,立刻登船,往觉华岛方向驶去。
缅甸王平达力是秘密逃出阿瓦的,只带了量拜拜贴身护卫。
出了阿瓦,缅甸王平达力一路往北。
为了躲避吴三桂军和莽白军的搜捕,也为了躲避其他缅军的搜捕,平达力只走荒山野岭,希望能够在木邦或者是锡波一带遇到明军。
可以说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平达力终于抵达了锡波,遇到了刚刚占领锡波的明军。
郝摇旗、吴汝义、蒋匡生、曹志建、王光泰、罗俊生的诸将排开阵势,以隆重的仪式,迎接平达力入城。
明军诸将之中,邋遢狼狈的平达力就认识一个蒋匡生,他一见到蒋匡生便犹如离家日久的孩子见到了家人一般,抱着蒋匡生就嚎啕痛哭。
郝摇旗和吴汝义见了平达力的样子,心中暗自好笑:
“这就是缅甸国王?”
“太窝囊了,太窝囊了!”
蒋匡生以大明云南长史的身份全权负责接待缅甸王。
缅甸王的吃喝拉撒住,全由蒋匡生安排。
蒋匡生将缅甸王安排住下之后,又亲缅甸王当着诸将面将缅甸的情势说了一遍。
当天晚上,蒋匡生便给北京去了一道八百里的夹击奏折,将缅甸的形势向朱聿鐭做了全面的汇报,同时向朱聿鐭请示下一步的行止。
二十日后,主要的圣旨抵达锡波,命令郝摇旗、吴汝义和蒋匡生协助缅甸王恢复王位,剿灭吴三桂。
邦交上的事务由蒋匡生全权负责,不要事事请示,以免贻误战机。
接到了朱聿鐭的圣旨之后,当下蒋匡生在锡波立起了以缅甸语书写的剿贼复国的大旗和缅甸王的旗帜,并且以缅甸王的名义往缅甸各处下达协助明军剿灭叛国贼莽白和贼寇吴三桂的号令。
就是阿瓦城,也送去了一道平达力的号令。
随后由吴汝义防守木邦和锡波,郝摇旗和蒋匡生,领着平达力,率领大军往阿瓦前进。
莽白得知平达力和明军“勾结”到了一起,又气又怕,脸色苍白,立刻与吴三桂一起商议破敌之策。
在缅甸王宫之中,吴三桂对莽白道:“大王,如果想剿灭叛国贼平达力只有一个办法。”
莽白问道:“请问平西王爷,有何妙计啊?”
吴三桂伸出一只手指道:“大王,你的麾下虽然有七八万的大军,但是这些军马会不会为大王效力,尚未可知,如果大王想剿灭叛军,只能请大王准许由外臣的将领帮助大王操练军队。”
莽白当然知道吴三桂额目的是什么,就是想控制缅甸的军队。但是,吴三桂的话是有道理的,如果不让吴三桂这样强有力的将领掌控军队,说不准只要明军一到阿瓦城下,阿瓦的缅军就会将自己绑送给平达力。
思之再三,万般无奈之下,莽白只得接受了吴三桂的“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