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8章 吴汝义受挫
木邦一带山高林密,易守难攻。
高大节在通往木邦的所有道路上都修筑了防御工事,并且布设了许多的陷阱,时不时的还有小股清军骚扰伏击。
尤其是到了晚上,那袭击明军的清军就更多了,犹如鬼魅一般,仿佛无处不在。
夜夜如此。
直到第二天早上,多的时候发现有三十余名士兵被暗杀;少的时候也有七八名。
白天躲陷阱,晚上防暗杀。
明军开进,举步维艰,士气逐渐低落。
不得不承认,高大节是一个极善于用兵的将领。
他下令布设的陷阱并不是将明军士兵杀死,而是将明军士兵杀伤。
所以清军陷阱中暗器甚至都没有喂毒。
为什么高大节只是将明军士兵杀伤而不是杀死呢?
因为他知道,每一个受伤的士兵至少需要一个人搀扶着前进,伤得重的得两个人抬着走。
随着伤兵的增多,就等于给明军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放弃伤兵?
谁敢啊。
放弃伤兵就等同于告诉没有受伤的士兵:你们谁敢前进,这就是下场!
高大节的这一招确实起到作用。
吴汝义果然背上了数百名伤兵的包袱,不得不放缓前进的脚步。
吴汝义直到长此以往绝对不是办法,说不准自己的人马还没有开到木邦就全军溃散了。
最后吴汝义决定,首先派人去知会后军他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并且告诉后军他的进军路线,让后军沿着他的路线前进。
这样的话可以减少陷阱对士兵的伤害,因为大部分的陷阱要么被他的前军尝到了苦头,要么就被他的前军发现破坏了。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吴汝义准备将所有的伤兵都就地留下,当然在留下的同时也会立下一名士兵守护,以等待后军来接收。
后军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条件都比他的前军要好得多。
准确的说,他的前军为了加快前进的速度,根本就没有郎中随军。
这样以来,吴汝义的前军没有了伤兵这个包袱,立刻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又经历了两天一夜的行军,吴汝义领着八千人马,抵达了木邦城下。
一路之上,明军损失了小两千人。
明军立刻安营扎寨,准备休整一天,或者是两天,再对木邦城发动进攻。
吴汝义之所以没有马上对木邦城发动进攻,那是有他的考虑的。
首先,因为沿途被清军袭击骚扰,士气太低,全军必须休整,不然难以对木邦城发动强有力的进攻;
其次,其实吴汝义不用急于攻城。
因为他只要出现在木邦城下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