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清两军在北方鏖战正酣之时,退入缅甸的吴三桂,经过近两年的养精蓄锐之后,也开始蠢蠢欲动。
当初吴三桂虽然被刘文秀击败,折了三员大将——胡国柱、马宝和李本深——损失惨重,麾下的兵士也只有区区四千余人。
吴三桂是大伤元气。
然后,吴三桂杀不过明军,但是对付缅甸王的那些兵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进入缅甸之后,吴三桂的人马为了求得生路,连战连捷,杀得缅军哭爹喊娘,相继攻占了木邦和锡波,距离缅甸的皇城阿瓦,也就几百里的路程。
阿瓦就是现在的曼德勒。
虽然从锡波到阿瓦还有几百里的路程,可是缅甸王平达力也决然不想看到清军向阿瓦前进。
最后缅甸王平达力派人去联系吴三桂,只要他不再南下,兵退出锡波,平达力答应让他暂时驻兵在缅北地区。
吴三桂当然知道这是平达力被揍得没招了才使出的缓兵之计,只要自己答应了他,他会立刻派人去云南联系明军,请明军入缅来对付自己。
但是,吴三桂的兵力中就有限,也需要休整的时间,所以也就答应了缅甸王的请求,然而吴三桂在这个时候却使了一个诡计,那就是他他要求平达力亲自来安抚自己和他麾下的兵士。
平达力也不傻,一眼就看出了吴三桂的诡计,当然不会去,却又怕吴三桂继续向阿瓦进军,所以平达力一面佯作答应,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和吴三桂决一死战。
吴三桂对平达力的诡计是洞若观火,但是佯作不知。
只在占领的城池之中,招兵买马,囤积粮食。
对于缅甸而言,吴三桂属于侵略军,在缅甸如何能招得到兵马呢?
吴三桂不仅久经沙场,更是久历官场,虽然和李自成打交道只是在山海关,但是他却知道李自成是如何星火燎原的。
于是,他在缅甸学起了中国历史上历代农民起义玩弄的那一手:均田免粮。
那个时候的缅甸又没有什么爱国主义教育,就算有也只是在精英阶层传播。
缅甸百姓一听吴三桂的口号,那端的就是趋之若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加入吴三桂军的缅甸百姓多达十余万人。
吴三桂从这十余万缅甸百姓中挑选三万人,编练成军,由自己的四千嫡系心腹操练。
接着,吴三桂将当地的富户一扫而空,抢得的粮食和金银全部充公。
此时的吴三桂兵精粮足,俨然可以和缅甸王分庭抗礼了。
吴三桂在羽翼丰满之后,开始挥师南下,向阿瓦进军。
其实吴三桂的心里清楚,他是不能攻打阿瓦的,不是他没有能力攻打,也不是他攻不下来,而是他一旦攻破了阿瓦,结果就是会遭到全缅各路缅军的进攻。
他现在之所以还没有遭到全缅所有缅军的进攻,那是因为还有一个缅甸王平达力在。
平达力一旦被他活捉,或者是杀死,哪怕是逃出了阿瓦,那么全缅的缅军就会被瞬间激活,打着驱逐清军,光复阿瓦的旗号,蜂拥向阿瓦杀来。
各路缅军向阿瓦杀来并不是说各路缅军有多么的拥戴平达力,而是来趁火打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