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像往常一样,天不明他就起床,在一群宫女的服侍下梳洗好,着一身暗龙黄缎便袍,先传免了皇后、太子、妃嫔和公主等的照例请安,然后传在京师的军机大臣来养心殿议事。
不一会儿,杨廷麟、高一功、马元利和白文选都到了。
昨天晚上白文选之所以没有蹬城寻路,是因为他最近病了,今天刚刚好了一些,皇帝召见,他就立刻到了。
“毓公——”
白文选揉了揉鼻子道:“微臣在。”
朱聿鐭问道:“病好些了吗?”
“回禀陛下,已经好多了。”
朱聿鐭道:“毓公,你是我们中年最年长的一位,就不要四处奔波了,这样吧,你就留在我的身边,帮助我统筹全局,怎么样?”
白文选道:“多谢陛下。”
“延平郡王。”
“微臣在。”郑成功赶忙回应。
“被动东南两面就给你来防守。”
“微臣遵旨。”
“元利。”
“微臣在。”
“西北两面就交给你。”
“请陛下放心。”
“伯祥。”
“微臣在。”
朱聿鐭道:“统筹粮草和动员城中除了义勇军以外的所有劳力就交给你了。尤其是粮草,要施行供给制,每人每天按量供应。”
杨廷麟道:“微臣遵旨。”
朱聿鐭问道:“城中的粮食能用多久?”
杨廷麟道:“回禀陛下,城中的粮食可供全城一年之用。”
“很好。”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朱聿鐭就放心,笑道:“那就耗着吧,这一回务必要将所有进犯的贼兵歼灭在北京城下。”忽然,朱聿鐭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问道:“你们说说,如果贼兵在无法攻下北京城以后,会不会南下?毓公,你先说说看。”
白文选想了想道:“陛下,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贼兵的粮草不足之后,贼兵极有可能南下劫掠。”
杨廷麟不无忧虑的道:“如今将近秋收,如果贼兵南下,那北直隶今年的收成恐怕难保啊。”
马元利知道朱聿鐭的心思,道:“杨相所言确有可能。但是,如果能一举歼灭十万贼兵,损失一些粮食的收成,也是值得的。”
郑成功道:“微臣看未必会有损失。”
“哦?”对于郑成功的说法让朱聿鐭来了兴趣,问道:“何以见得啊?”
郑成功道:“贼兵如果南下,可以让他们先收,收了那也得有命来享用才是正经。”
朱聿鐭道:“你的意思是他们刚一收完粮食咱们就动手吗?”
“微臣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