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鐭一行就郑成功、苏观生、田见秀和周黑豆,还有四名扮做小厮的御林军。
当然了,作为大明皇帝微服私访,如果只是这样,那就太马虎,太大意了。
其实,在朱聿鐭的前后左右,相距一二里的地方,都有一支御林军在活动,每一支御林军都扮做各种各样的人等。
西边的一支御林军扮做耍枪棒买药的——因为这样可以名正言顺的携带武器;
南面的一支则是扮做挑夫——挑夫都有扁担,也能当做兵刃使;
北面的则是推车的脚夫。这是周黑豆要求的。
有了车子,遇到个缓急,随时可以排行用场;
东边的最有意思,全部是乞丐,三三两两,少说有一二百人。
只要朱聿鐭遇险,他们可以随时来救驾。
朱聿鐭一行人迤逦往南,一路之上见了不少的不少的屯田所,也和不少的百姓聊过了,对于屯田所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
说好的是因为了有了自己家的地,祖祖辈辈都没有地的,如今可算是盼到这一天了。
虽然这地不能买卖,但是不能买卖也有不能买卖的好,牢靠。
虽然全村的地——屯田所以村为单位屯——是大家一起耕种,但是每个月都有禄米,到了年底还可以根据自己家地占村里土地的比例和今年积累的工签分红——工签,百姓每月的禄米以工签的多少为依据发放,到了年底,则以一年积累的工签总数为依据分红。工签越多,说明今年一年为村里做的贡献越多。这叫按劳分配;再也不用为种子、耕牛、农具发愁,这些都由村里发;而且娃娃可以读书,瞧病也不花钱。
还有一点,也是很多百姓想不到的。
村与村之间,所与所之间还组织集体相亲,到了婚配年龄的男女必须成婚,任何屯田所,只要有一个男丁或者一个女子没有成婚,村长不能晋升,并且不能连任下一任的村长。
这是朱聿鐭的的要求。
因为明末以来,人口损失太大,朝廷必须加快人口的发展。
朱聿鐭这也是在为将来向辽东,乃至向西伯利亚这块沉睡之地输送人口提下打下准备。
有说好的,就有说不好的。
说不好的就是家里壮劳力多的。
家里有四五个儿子的,家里是人也多,地也多,他们就愿意单干。
但是当地的屯田所强行让他们入所了。
朱聿鐭知道这个情况后,让苏观生去告诉当地的村长,对于这样的百姓,可以允许他们暂不入所,让他们自己单干。但是,水利工程以如何对入所的百姓有理如何修,他们的让他们自己去修。
另外,农具、耕牛、种子都有他们自己处理;
他们的娃娃读书和这一家人瞧病都是要收取费用的。按照正常的标准收取,不得哄抬物价。
还有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愿意入所的百姓都需要缴纳田赋。按照十取其三的标准收取。
皇粮国税,历朝历代都有,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