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4章 决战吴三桂(6)
新年伊始,关中的大战即将绝无胜负,西南的局势也正酝酿着重大变化。
云南、广西一带今年春天雨水不足,庄稼人都发愁旱情严重,但比起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旱情要好得多了。许多山头,依然草木葱茏,山花烂漫。愈往深山,离刘文秀的大军营寨愈远,草木更加茂盛。
站在刘文秀答应的望楼上放眼遥望,到处是黑绿绿的山头,仿佛那些被草木覆盖的、人烟稀少的连绵群山,偏不怕旱,敢与天公抗衡。
云南和广西虽然都遭了旱灾,但是这两个省又有所不同。
因为云南还没有建立屯田制度,一旦遭遇灾荒,百姓——这里的百姓包括地主和租种地主田地的佃户。
在这种波及西南半壁的大旱灾面前,任何个体都是微不足道的。
广西的情况则大不相同。
虽然广西也有大量地主,但是屯田所还是占了多数的,当吴三桂的大军进入广西的时候,地主们唯恐遭到吴三桂大军的屠戮都拖家带口的逃入了屯田所。
此时整个广西的屯田所都进入了战时状态,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团结起来齐心抗旱,另外,所有的屯田所都建立了义仓,虽然遭遇了旱灾,但是屯田所里的百姓都有粮食能够渡过旱灾。
就算有些地方的粮食不足,广西各地的官员也会派人去广东或者是江西借粮。
公借公还,不存在高利贷盘剥。
刘文秀在往广西进军的途中,不停的又当地的百姓来向刘文秀禀报军情:吴三桂的大军往哪里开进,或者是有可能往哪里开进,大概有多少人等各种情况,都源源不断的传到刘文秀的军中。
刘文秀接到了这些军报,不由得对吴汝义赞叹道:“过去我请过几个读书先生也给我讲过屯田之制,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和我说过,可以将屯田制执行到这种程度,所有的百姓,人人都是兵,每一个村落都成了一座城池,如果当初大明是这种方略,子杰叔,恐怕闯王不可能打进北京城吧。”
吴汝义道:“温甫啊,你说得一点都没有错,如果在崇祯朝的时候,朝廷施行屯田制,别说闯王了,七十二家反王,一个也跑不掉,全得让朝廷给收拾了。”
在一旁的文岑纲插话道:“两位将爷,你们今天说的这些,卑职过去听陛下和苏大人、杨大人、堵大人议论过。崇祯朝不可能施行屯田制,如果施行了,老百姓有口饭吃,没有被高利贷压榨,得了病还有地方医治,那就不会有李闯王、八大王这些造反之军了。”
刘文秀和吴汝义对视了一眼。刘文秀问道:“陛下真是这样说的?”
“确实是这样说活的。”
“陛下还说了什么?”吴汝义打破沙锅问到底。
文岑纲道:“陛下说,崇祯朝大明已经烂到根子上了,屯田?拿啥田屯?所有的田都是大地主大土豪的,并且这些地主土豪不是亲王就是在朝中都有人,动一个就是牵一发动全身,弄不好立刻就要崩盘。”
刘文秀问道:“这是陛下的原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