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名义上由高一功率领,其实是由朱聿鐭亲自指挥的东路军沿着黄河南岸开进。
朱聿鐭和李定国在豫西南遇到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到处迎降,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河南。
走在最前面的是由第六军(李过)的三千威武的骑兵,跟在后面的是两千火铳手,火铳手的左右两翼是雄壮的步兵。
再然后是朱聿鐭的御林军,盔甲整齐,旗帜鲜明,马匹精壮。再后是五百匹骡子和一百匹骆驼,驮运食物和粮草。
朱聿鐭这是第三次进入河南,却是他第一次以帝王的派头,出现在百姓们的面前。
大明东路北伐军只顾向前,他们的目的地是开封,各地方都不留兵驻守。
因为朱聿鐭谨守毛爷爷十大军事原则中的第三条: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不留兵驻守,但事还是委派了地方官,让地方官在明军所过之处招募义勇军,控制城池。
李定国在豫西南是严惩投降了清军的豪门大族,几乎都是灭门。
但是朱聿鐭却没有这样做,他只要求豪门大族献粮饷以自恕,否则以通虏论处。
豪门大族为了活命,纷纷献出粮食和金银财宝,以供给明军。
朱聿鐭严守承诺,只要献了粮饷的一概不问,没有献粮饷的,满门抄斩!
很快,朱聿鐭率领东路北伐军进驻了许州。准备以许州为据点,攻打尚可喜防守的开封。
朱聿鐭到许州的时候,高一功、李过、袁宗第等诸将早已先行抵达,率领在文武群臣和新投降的地方官绅,在郊外恭迎圣驾。
从城门到行宫,沿大街两边,家家门口摆着香案,士民们或躲入门内,或跪在香案旁边迎驾,没有人敢在街上走动,或互相小声谈话。街道上只有雄壮的马蹄声,走向知府衙门,那里是为皇帝布置的临时行宫。
行宫的大门外,用松柏枝和彩绸,搭成东西相对的两座高大牌坊,每一座牌坊上悬挂一个黄缎楷书匾额,左边的匾额上写着“功迈汤武”,右边的写着“德比尧舜”。每一座牌坊上还悬着一副楷书对联,虽然不过是歌功颂德的话,但是这两副对联都编得对仗工整、气派雄浑,字体端庄、圆润,显然是出自大顺军中有学问和善书法的文臣之手。
朱聿鐭在开封,一面部署攻打开封的军事,一面召见父老,访问疾苦,赈济饥民。
当东路大军以及粮草全部抵达许州之后,他立刻给李定国去了一道圣旨,命令他迅速北上,攻占汝州,随时准备迎战从洛阳出来的耿继茂部清军。
李定国得知孔有德到了武关,那关中的建虏就基本上被吸引过来,这个时候又得了朱聿鐭的圣旨,他不敢马虎,留下李友率领第九军在武关牵制孔有德,自己率领第十一军、第十二军向汝州直扑过去。
开封,对于中原决战而言,太重要了。
如果将明朝时候的中华版图比作一张不规则的围棋棋盘的话,河北、东南、关中和四川那是这张棋盘的四角;山西、山东、汉中和湖广则是这张棋盘的四边;而开封城就是这张棋盘的天元!
对弈的双方,成败胜负,最终决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