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师烧杀抢掠,打家劫舍呢?百姓也要迎吗?”
“这……”
朱聿鐭接着问道:“百姓在建虏哪里也是做百姓,在我大明也是做百姓,那凭什么让百姓见了我大明的将士能够迎接,并且时时将建虏的军报自觉自愿的禀报我军?”
田见秀想起了当初李自成的那一套,他谨慎的避开了“迎闯王”三个字,问道:“那……是否能不纳粮?”
朱聿鐭道:“玉峰,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是这样决然不成,不纳粮数十万官军吃什么?不纳粮便要拷饷,拷饷的后果,你是亲历者,我不说,你也应当知道吧。”
田见秀沉默不语。
可以这么说,李自成是成也“不纳粮”,败也“不纳粮”。
因为一句“不纳粮”,才有了“拷饷”,有了“拷饷”才有了吴三桂勾结建虏,天下豪门齐反,大顺军无法集中兵力,被建虏杀得一溃千里的悲惨下场。
朱聿鐭道:“所以,就必须让我军的士兵为百姓做事,整天里喊爱护百姓,爱护百姓,怎么爱护?连帮助百姓做点活计,都不愿意,你们说这些兵士们能爱护百姓,你们信吗?反正我不信。士兵们给百姓做了活,他们就会受到了百姓的爱戴,百姓爱戴他们了,他们才会知道自己是正义之师,他们才会知道他们是在为何在战。操练,建虏的士兵也在操练;军纪,建虏的士兵也有军纪,将来我们的士兵能够压过建虏士兵的,必定是我现在订立的这一条新军规,士兵在不操练的情况下,帮助百姓劳作,为百姓干活,谓之‘为人民服务’。要让这一条成为咱们军队以后的一条深入军心的条例,首先从军政抗虏大学的学员开始!日后这些学子们成了各军的伍长、卒长、营长、旅帅、师帅、军帅,这条军规在全军也就推广开了。”
朱聿鐭来自人民军队,对于人民军的传统他太熟悉,对于人民军队的战斗力从哪里来那就更熟悉了。
今时今日,用在这里,恰如其分。
上一期的学子只有四五百人,这样一来,原来建在聚宝山上的原来充作教室、校舍的营寨显然就太小了。
既然是要培养人才,那就当然不能亏待这些人才。工部尚书顾君义向朱聿鐭上奏,既然是修建抗虏军政大学,那就应当修一所恢弘的校舍,让建虏不敢小看大明的新军,大明抗虏军政大学的学子。
朱聿鐭当即拒绝:“这些人既是学子,更是军人,军人就应当住在军营之中,就应当经受得住风吹雨打,经得住烈日的炙烤,修校舍做什么?还恢弘?如果军人连军营也不会修建,也不能住,那他们还做什么军人?再者说来,敌军敢不敢小看我大明新军,敢不敢小看抗虏军政大学的学子不在于校舍修得恢弘不恢弘,而在于他们能不能攻城略,能不能克敌制胜,能不能所向无敌,他们只要能杀虏破贼,就算住茅草屋,任何人也不敢小看他们。再者说来,他们连营寨都扎不好,也住不得,那还能指望他们冲锋陷阵,杀敌报国吗?”
朱聿鐭一道圣旨,他将亲自和这些学子们一起扩建营寨,并且严令,不得惊扰百姓。
军政大学已经出了一批学子,并且已经被分派到由大西军改编成的大明新军之中,但是显然数量太少。朱聿鐭这一次扩招到一千多人意思再明白不过,从这一刻开始,他也要让这一批学子认识他这个大明的皇帝,要将这一批学子,包括郑成功的儿子,包括传说中的陈近南,还有李过的儿子,就是那个历史上称之为“小闯王”的李来亨都要训练成他大明军队的根基,为日后能够建立一支真正的能支撑起大明天下的新军打下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