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朱聿鐭笑道:“没成想你张三竟然会这样的畏惧周大人。”忽然,朱聿鐭的脸色严肃了起来,“无论你畏不畏惧周大人,你现在都不能辞官,你若辞官,以违抗圣旨论处!”
张三是个粗人,他不明白朱聿鐭的意思,但是苏观生却对朱聿鐭这样人事安排上的玄机洞若观火。
既要满足军粮的需求量,同时又在为卸磨杀驴做准备。
苏观生是文官出身,虽然他是隆武朝的内阁大学士,可是隆武帝为什么要弄这么多的文人进内阁,归根究底,当时只是想团结各方力量一起抗虏。
苏观生在弘光朝只是个户部主事,如果没有有隆武帝,他恐怕一辈子也进不了内阁。
也正是因为他在下面做官做得久了,对下面的事情他也最是了解。
现在如果将元亮政继续留在浙江,无论是元亮政还是张三,想弄四万万斤粮食,不费九牛二虎之力是绝无可能的,并且还有一招不慎,还有引发内乱的风险。
一旦引发内乱,张三、元亮政都难辞其咎,轻则罢官,重则斩首示众。
这不是说他们两人没有能力,恰恰会因为他们太有能力,而适得其反。
但是如果让周应期去弄四万万斤粮食,以他们周家如今在浙江的影响力,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了,同时在这弄粮食的过程中,他还会继续兼并小民的土地,违法乱纪,那是不可避免的。
朱聿鐭已经有言在先,每一亩土地只收一百五十斤粮食,周应期会只收一百五十斤吗?
就算周应期只收一百五十斤,他的僚属、管家、家丁也决然会多收多占。
太上老君是天上的神仙,可是他的家人几乎都下界为妖,祸害百姓。
比如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不就是太上老君的家丁、服务员吗?
比如青牛精不就是太上老君的专职司机吗?
比如红孩儿不就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吗?
……
当粮食凑齐之日,就是周应期违法乱纪东窗事发之时。
卸磨杀驴,安定民心,没收脏财,正是时候!
当然,这些话只会深埋在苏观生的心里,他是一个字也不敢露出来。
退朝之后,朱聿鐭回到养心殿,除去龙袍,舒舒服服伸了个懒腰,一下子跌坐在软榻之上。
沈冬菱忙走上前来递了一条热毛巾,说道:“这都八月了,这天怎么还热成这样。”说着又捧来一小碟子冰放在桌上。她看得出来,朱聿鐭今天的心情不好,也就没有多话了。
朱聿鐭的心情当然不好,他有一种被朝臣架空的感觉。
周应期是跳到前台来了,谁敢保证姜曰广、万元吉、吴春枝、何楷这些人在下面没有为祸一方?
明朝是怎么亡的?
不就是亡在这些人的手里吗?
可是,现在北伐是头等大事,就算他想整顿朝政,想杀一批贪官污吏,现在也不是时候。
不然这些官员们就会学着当初“剿灭”李自成的办法来“剿灭”自己了。
朱聿鐭躺在软榻上喃喃自语:“看来这抗虏军政学堂还要办,不仅要办,还要大办,还不能让他们有插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