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见秀、高一功和李定国道:“谨遵陛下圣旨。”
朱聿鐭接着道:“另外,将来北伐的三路大军的总帅东路军由国勋担任;中路军由宇宁担任;西路军由温甫担任。众位有没有异议?”
众人齐道:“微臣谨遵陛下圣旨。”
田见秀道:“陛下,微臣建议,三路北伐大军的统帅是军职是总帅,微臣以为低了,应当为督帅才更好。”
朱聿鐭道:“说说理由。”
田见秀道:“北伐时我军的人马还要增多,陛下前番说过,总帅的职权只是统辖三个军,如果升格为督帅,他们的权利则更大,也更利于他们扩充人马。”
朱聿鐭道:“现在三位总帅的麾下只有三个军,暂时就任命总帅吧,待他们的人马增多之后,再升格督帅也不为迟。”
刘文秀问道:“陛下,这一路之上攻占的州府县卫,地方官员如何任命?”
朱聿鐭道:“暂时由你们三位总帅任命,但是必须全部上报内阁,然后再由内阁正式任命。”
李定国问道:“陛下,我们三位总帅的身边也要留参军、长史和司马吗?”
朱聿鐭道:“这个是必须的,并且这要成为我大明的固定军制,从今天开始,大明的每一级军职都必须有参军、长史和司马。另外,这个这一级别的参军、长史和司马不由你们推荐,由内阁直接任命。”朱聿鐭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天色已是黄昏,夜色冥冥,归鸦翩翩,金风起处已有枯叶飘零。
在接下来的七天时间内,朱聿鐭和在贵阳的满朝文武将大明新军的十四个军的参军、长史和司马做了一番大调整。
最终确定,高一功为东路军总帅,统辖第三军、第四军、第六军和第八军,驻军徐州;
李定国为中路军总帅,统辖第九军、第十一军、第十二军和第二舰队,驻军武昌;
刘文秀为西路军总帅,统辖第二军、第十三军和第十四军,驻军贵阳。
另外第一军驻守南昌、九江和安庆;
第五军调防长沙;
第七军进驻福州;
第十军留驻济南;
独立师进驻南京;
第一舰队驻守崇明岛。
任命和调防的圣旨下达以后,朱聿鐭领着苏观生、堵胤锡、蒋小鱼,在亲兵和李定国的护卫下先到长沙,然后进武昌,再从武昌乘船水路返回了南京。
至于抗虏军政学堂,回来的只有这个空架子了。
因为所有的学员都已经出任了旅级职务。朱聿鐭在离开贵阳的当天还对刘文秀和李定国交代,要他们一人送两百名优秀的营长以下的军官去南京抗虏军政学堂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