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道:“微臣举荐白毓公。”
朱聿鐭看向白文选问道:“毓公将军意下如何?是愿意留下,还是愿意去前番杀敌?”
白文选道:“一切遵从陛下圣旨。”
“不不不,这个一切都是自愿。”
白文选道:“既然宇宁信得过在下,陛下也瞧得上微臣,那微臣就留在朝中吧。”
“还有一位是谁呢?”朱聿鐭看向刘文秀,显然剩余的两个军机大臣的位置就是给李定国和刘文秀留的。
朱聿鐭为什么要给了李定国和刘文秀留两个军机大臣的位置呢?
其实,按照朱聿鐭的本意,他是想让李定国和刘文秀留在朝中的,但是这种可能性显然是没有。既然他们不愿意来,而朱聿鐭又恰好给他们各留了一个位置,那么的话,他们一定会派自己的心腹在朝中,既可以帮助朱聿鐭处理政务,又可以帮助他们自己打听朝中的动静,而朱聿鐭就是想让他们知道朝中的动静,因为他们只有知道了朝中的动静,尤其是没有针对他们的动静,他们就会齐心协力的北伐。
消除误会和猜疑和不给敌人挑拨离间的最好办法就是大家靠近一些,遇到任何事情都有说清楚机会。
刘文秀知道这最后一个位置是朱聿鐭留给自己的,若论留人,刘文秀的心里当然是想留马元利,但是他知道马元利想在前方带兵,只怕留不下来,那留谁呢?
朱聿鐭问刘文秀道:“温甫,你觉得还有一位军机大臣应当是谁啊?”
刘文秀看了看马元利道:“老马,这个军机大臣你来做,怎么样啊?”
马元利早想到刘文秀会想到自己,毫不犹豫的回答:“行,这一回我听温甫的。”
刘文秀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当初和苏观生谈条件的时候,他亲口对苏观生说过,他要带兵。今天怎么突然就变了呢?答应得这么爽快。
别说刘文秀吃惊,就是苏观生也吃惊,他们两个人的心中都不约而同的画了一个问号:“这是为什么呢?”
马元利仿佛看出了他们两个的心思,道:“当初,我确实向苏大人说过,我要带兵。那是因为我没有看到陛下,今天我看到了陛下,也和陛下说了话,陛下今天这些做法,我是第一次见到,无论是当初跟着先帝,还是后来跟着朱由榔,他们从来没有让将军们畅所欲言,要么就是先帝那样乾纲独断,要么就是朱由榔那样唯唯诺诺,毫无主见,但是今天陛下的公议,让我觉得我大明的北伐必然可以成功,必然可以驱逐建虏,恢复大明。当初我要领兵,我是不想给陛下陪葬,今天看来,我错了,我愿意追随陛下左右,为陛下执鞭坠镫!”
马元利的这一番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惊住了。
朱聿鐭笑道:“多谢老马夸奖。”
马元利道:“陛下,微臣决然不是阿谀奉承。如果是在先帝麾下,别说是先帝吧,就算是朱由榔、孙可望,他们也决然不会在死敌漏网之后不闻不问,一个字都不提。孙可望走脱了,陛下不是不知道,陛下也不是朱由榔,不敢过问,我知道陛下这是为了维护咱们各路抗虏军马之间的和睦,为了抗虏的大局才没有询问此事,无论是什么弘光皇帝、隆武皇帝还是永历皇帝,这种胸襟,谁有?但凡有一人有,我们何至于被建虏赶到这荒山野岭来?不说这些什么皇帝了,这种度量,在座各位,谁有?”
马元利扫视全场,仿佛是在问: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