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自治!
进,现在无论是李定国还是朱聿鐭,他孙可望都是杀不过了;
退,返回云南就是死路一条。
进也不能,退也不能,那怎么办呢?
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上,被逼入绝境的孙可望脑海中蹦出两个字来:“降清!”
当然,“降清”这两个字是决然不会从孙可望的口中出来的,他对方于宣道:“方大人,返回云南决然是下下之策,你看我军有何计可以借清军之力击败朱聿鐭,恢复我后明的江山啊?”
方于宣立刻就明白了孙可望话语中的意思,道:“如果陛下欲借清军之力击败朱聿鐭,那只有先击败李定国。李定国率领是伪明的主力,只要李定国一败,朱聿鐭要么退入贵阳坐以待毙,要么落荒而走,退回江东,天下三分之局就此定矣!”
王尚礼道:“方大人,不对吧!”
方于宣当然知道不对,因为他已然猜出孙可望有投降清廷之意,只是不能明言而已,问道:“王将军觉得何处不对?”
王尚礼道:“方大人,如果是放在头几个月,我军联合建虏击败朱聿鐭固然可以形成天下三分之势,可是如今我军势弱,一旦朱聿鐭败走,建虏定然大举南进,哪里还有什么天下三分之说啊!”
方于宣笑道:“王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那你说说,其二是什么?”
方于宣看了一眼孙可望,显然他对自己即将要说的话都显得心虚。然后道:“王将军,这样,我们做两种设想。”
“你说来听听,那两种设想?”王尚礼打定了主意,如果方于宣不是要利用建虏,而是投降建虏,他就决定暗中离开孙可望,去投奔李定国。
张献忠的皇帝虽然做得不久,但是他麾下的文官武将大多数都是打定了和建虏血战到底的心思的。
方于宣道:“第一种,我军借建虏之手击败了李定国,朱聿鐭如果率领人马撤入贵阳,那我军和与建虏一起将归为包围起来,擒获朱聿鐭那就不过是个时日问题……”方于宣在这里又开口蔑称清军为江路,就是为了打消王尚礼的抵触心理。
王尚礼逼问道:“我是问你击败了朱聿鐭以后,建虏南下,如何是好?”
方于宣笑道:“王将军莫急,听下官缓缓道来。在朱聿鐭将败未败之时,我军可突袭建虏,建虏败必北还,而朱聿鐭也会乘机逃走,我军挥军北进,鞠娟两川,不在话下。”
王尚礼又问道:“那第二种呢?”
方于宣生出右手的两根细长的手指道:“如果击败李定国,朱聿鐭东逃,他指挥领着高一功等逃走,原大西军的将士他必然弃之不顾,陛下正好收而编之,我军军力复振,再战建虏,可也!”
王尚礼沉默不言。
孙可望问道:“王将军以为方大人之计如何啊?”
王尚礼拱手道:“微臣愿听陛下调遣。”
孙可望道:“既然如此,那就依计而行,待各路人马都撤回石阡之后,朕亲率大军,讨伐叛逆李定国!”
当天晚上,孙可望派人给吴三桂送去了一封书信,信中说得十分的清楚,只要清廷能答应孙可望永镇云贵,他愿意退位归藩,并协助清军一举消灭伪明的朱聿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