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喇希治好在芜湖以东,靠近浮桥和红衣大炮阵地的地方安营扎寨,目的就是确保浮桥和红衣大炮的安全。
但是他心理清楚得很,仅凭自己的这点人马,无论如何守不住芜湖城,守不住浮桥的,就在他得知芜湖被攻的那一刻,他就派了人走浮桥渡江,去向阿济格求援。
其实,在马喇希派人去向阿济格求援以前芜湖就已经派人去了阿济格的大营。
次日,张煌言得知绍武皇后领兵攻占了太平,又次日得知十万大明新军包围了芜湖,当下他下令,大小七百余艘战船,扬帆起航,直扑清军在长江上的浮桥!
中军大旗在震天响的战鼓声中中冉冉升空,恰在此时,东风大起,吹得绣得一个斗大的“明”字的大旗猎猎作响,在东风中飘荡地舒展。
随即,杨汉严的第二舰队战船和郑成功的水师战船,满载兵士,分别从江北江南的港口一列列依序驶出。
波涛翻滚的江面上,尽是装备了大炮、火箭、鸟铳的楼船。
战船虽然是逆流而上,但是愈来愈烈的东风催得战舰犹如箭一般驶去,像一条条硕大怪鱼一般在江面上分浪前行,溅起老高的水花。
距离江南岸清军的红衣大炮阵地越近,喊杀声则越烈。
显然,这是高一功和堵胤锡正率领着大军攻打南岸的清军红衣大炮的阵地。
这是张煌言先派人去向龙映真请求,然后由龙映真向高一功、堵胤锡下达的将令。
其实,没有龙映真下达这样的将令,南岸的清军炮兵阵地也在高一功和堵胤锡的首批攻打目标之中。
既然没有了江南岸炮兵的牵制,杨汉严和郑成功将战船上所有的火炮都调整了炮口的高度,对准了江北岸的清军炮兵阵地,猛烈的轰击。
顿时之间,江北岸上浓烟四起。
但是,随即张煌言、杨汉严和郑成功发现自己好像上当了!
他们通过千里镜观看被炮火轰击过的岸上清军炮兵阵地,虽然有一些被他们的炮火炸烂的炮管和炮车的车轮,但是没有发现一具清军的尸体,甚至有些清军的士兵还站立在滚滚浓烟之中不动。
他们不是好像上当了,而是确实上当了。
上了范文程的当。
当南岸的清军向阿济格求援之后,范文程立刻向阿济格献计,将江北岸的红衣大炮全部转移道树木茂盛之处,同时,将用来攻打安庆城的火炮也一并调来。
因为范文程确信,残明余孽的水师一定会乘乱来攻。
一切正如范文程所预料的那样。
明军的战船刚刚打完了炮,转移阵地,埋伏好的清军六十余门红衣大炮同时向明军的战船集中得最密集的地方开炮。
瞬息之间,数十艘明军的战船中跑,火光冲天,旗帜、木屑和士兵乱飞,随即又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飘落下来。
在江面上调整炮位可不是你们的容易。
近百艘战船拥挤在一起,你撞我,我撞你,这又给了清军发第二炮的机会。
郑成功的战船距离北岸较远,另外他船上的水手调转船身和调整炮位的经验比起杨汉严舰队的水手经验丰富得多。
在清军火炮轰出第三炮之前,郑成功的战船全部调整好了炮位。
“放!”在郑成功一声断喝之下,福船上令旗招展,郑成功水师之中近百艘福船的火炮几乎是和清军的第三炮同时发出。
大江之上,水柱冲天,火光闪动;山头炮阵,石屑崩云,硝烟滚滚,撼得仿佛天地之间的万物都在簌簌发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