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张煌言向朱以海保证,只要朱以海愿意放弃监国,归藩王位,如果绍武帝还要害他,张煌言愿意以命相搏护卫鲁王的周全,以死相随跟着鲁王魂归九泉!
姜曰广道:“陛下,鲁王朱以海,虽然被拥戴为监国,但却是当初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既然他愿意放弃监国,归藩王位,还请陛下能够以礼相待。”
朱聿鐭道:“这个姜大人可以放心,我肯定会以礼相待,只是他麾下的那些官员们怎么办?官职低了,他们不干,也不能起到感召的效果,如果高了,我如何对得住在座的列位?”
“陛下,”朱聿鐭的话音刚落,苏观生首先道:“微臣官职愿意在鲁王麾下之下。”
朱聿鐭和苏观生确实没有对过戏文对过台词,朱聿鐭只是想,他在答应了朱以海来南京后,为了表达自己的大度和诚意,他会让一些官员让出一些位置来给朱以海的人来坐。不过这些位置都是和兵、政、财等实权位置不相干的虚职。
但是就是这样的虚职,他知道有人是不会让的,他刚才的那一番话,不过是试探而已。
可是,朱聿鐭没有想到苏观生会第一个出来宣誓自己的官职愿意在鲁王麾下之下。
虽然朱聿鐭知道苏观生这说得决然不是真话,但是就算是假话,以苏观生的官位和资历,说出这样的话来,对朱聿鐭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
苏观生和杨廷麟想必,那决然是属于小人一类的。
但是在这种时候,小人却比君子好用的多。
这也是朱聿鐭为什么总是让杨廷麟负责一些具体事务,而苏观生则是随行参赞军机的原因所在。
朱聿鐭道:“宇霖啊,你是我的左膀右臂,我怎么能在鲁王麾下之下呢?”
堵胤锡道:“微臣……”
朱聿鐭问道:“仲缄,你要说什么?”
堵胤锡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他自从追随朱聿鐭以来,朱聿鐭什么官职也没有给他任命。堵胤锡自失的一笑,道:“微臣觉得苏大人所言,甚为有理。”
朱聿鐭笑道:“仲缄,你放心,你现在虽然身无一职,但我不会忘了你的功绩的。”
“陛下,微臣绝无这个意思。”堵胤锡赶忙跪在地上,道:“微臣的意思是为了向天下表明陛下的诚意,不妨让鲁王的人做些高官。”
“高官?”朱聿鐭问道:“多高的官?”
“比如兵部尚书……”
杨廷麟听了堵胤锡的话,愤然而起道:“陛下,微臣不同意堵大人所言,兵部尚书,乃是朝廷的重器,怎么能随便许给他人!”
堵胤锡道:“杨大人,下官的话还没有说完。”堵胤锡接着道:“就算鲁王的麾下做了兵部尚书,却可以给这个兵部尚书安排四名五名,甚至六名兵部侍郎,以分尚书之权。”
曹学佺突然道:“陛下,堵大人之言,乃误国之策也!”
“哦?”朱聿鐭也觉得堵胤锡的办法确实不妥,但是没有想到曹学佺却将话说得这般的重:“哪里误国了?”
曹学佺道:“依照堵大人的计策,那我朝廷中的官员将多如牛毛,多一名官员则多一份俸禄,多一份俸禄则要多一份税赋,这是增加了百姓的负担。”
“军机处!”
这三个字忽然在朱聿鐭的脑中一闪而过,当然,现在他不会说出来,道:“咱们这儿叽叽喳喳,议而不决,而鲁王那边还等着使者的回报,这样吧,现在什么都不要说了,姜大人——”
姜曰广一愣,不仅他没有想到,就是武英殿中的所有文武官员也没有想到,在这件事议论得还没有下决定的时候,朱聿鐭突然说什么“现在什么都不要说了”,难道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
怎么定的?
“姜大人,你没听见我的话吗?”
姜曰广道:“微臣在。”
朱聿鐭道:“你以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的身份——万大人,你当礼部尚书册封了一个延平郡王,这一回让姜大人做一做礼部尚书,去接鲁王来京吧。”
姜曰广和万元吉齐道:“微臣遵旨。”
姜曰广遵的是去舟山招抚鲁王的旨;万元吉遵的是让出吏部尚书的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