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每一句话都带到。”
次日,施琅的舰队开始卸载火炮和物资,然后顺流而下,往南京方向而去。
明军在长江和汉水之上架起了数座浮桥,然后开始在武昌城中大肆的搜捕清朝的官员和这些官员的家眷、财产,尤其是粮食。
一时间武昌、汉阳和汉口三镇的北行无不猜测、打听明军的动向:这位大明的绍武皇帝是要留在此地,划江而治与清朝对抗?还是要离开武昌往别处去?
很快有人判断出绍武皇帝极有可能他走,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强迫百姓剪辫子!
倘若绍武皇帝率领他的大军离开武昌,下一步将往何处?
往北是去河南,往南是去长沙,往西是近四川,这位绍武皇帝到底会往哪里去呢?
莫非他来一趟就是为了抢劫清朝的官吏之后就撤回南京吗?
那也太过没有出息前途了一些。
这时有心的人看见,武昌城中每天都有一队一队的骡、马和驴子将抄没的粮食和财物通过长江上的浮桥向汉口运送,而且在武昌招募的新兵也在往汉口开去。
显然,绍武皇帝是要北进,是要去河南。
不得不说,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实在汉口的第六军和在汉阳的第七军已经在高一功和堵胤锡的率领下,深夜悄悄往北开拔,并且已经进入了大洪山。
粮食和财物也全部送入了大洪山。
大洪山是哪里?
大洪山就是历史上绿林起义的发源地,也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发祥地,史称“光武中兴,兆于绿林”。
“绿林好汉”一词正是起源于此。
到了正月二十一,武昌、汉阳和汉口三镇居民纷纷传言,说绍武皇帝的人马从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的那一天起就包围了承天府(今湖北钟祥),四面猛攻。人们到这时恍然明白,绍武皇帝确实要北上中原了!
攻打承天府的总指挥是高一功,第六军和第七军的明军将承天府包围以后,四面围攻,红衣大炮轰塌了南面和西面的城墙,城头上登时一片混乱,明军蜂拥而入。
原本承天府就没有多少清军,哪里经得住四五万明军和十余门红衣大炮的猛攻,不到两个时辰,明军就攻进了承天府,占领了府衙,活捉了清廷任命的知府。
高一功亲手一刀砍下这知府的人头来,挂在城门上,并且称之为:悬汉奸之头于国门,以儆效尤!
朱聿鐭得到了明军占据了大洪山,并且攻占了承天府的消息后,派人传谕三镇百姓,可以随便到清廷官员的家中去拿东西,这些官员只要没有跑的,只要没逃走的,都已经正法,让百姓不要怕。
这些清朝官员的家中虽然金银财宝和粮食都已抄空,但是粗细家具和各种有用的、值钱的东西还是很多。
同时也和百姓说清楚,武昌蛇山上的楚王宫不要烧毁,黄鹤楼也不要毁,或迟或早,等大明的人马回来,他一定会厚报百姓的恩德的。
经过在街巷中敲锣传谕之后,穷百姓少数胆小的人们怕有后患,不敢前去,而多数胆大的人们蜂拥而去,像赶庙会一般,将清廷官员家中的粗细家私瓜分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