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第想了想道:“既然你唐王说了话,那就这么定了。”
朱聿鐭没有想到袁宗第会答应的这么爽快,愣了半晌方才道:“那就有劳汉举将军了。”
完成了在忠顺营中的人事安排以后,朱聿鐭问张鼐道:“张将军,现在的火铳放一次铳得多长时间?”
张鼐道:“一名经过严格操练的火铳手三弹指间便可完成一次射击。”
据《梦溪笔谈》记载: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朱聿鐭道:“这一回咱们从郑芝龙哪里弄了不少的火器,而且都是郑芝龙从荷兰人哪里购买的,你召集一些工匠,尝试着看能不能仿制一些。”
张鼐道:“遵命!”
朱聿鐭道:“仿制的时候最好还能有一些改进。”
“改进?”对于现在的大明新军而言其实仿制都已经很困难了,还要改进,张鼐实在想不出怎么改进,问道:“敢问殿下,如何改进?”
朱聿鐭道:“比如能不能简便一些装弹的过程,让三个弹指间缩短成两个弹指间。两军对阵,一弹指间便可决定生死。”
“这……恐怕有些难。”
朱聿鐭道:“这个我知道难,那你看能不能在火铳铳眼的下面加装一柄刺刀呢?在沙场上,敌军靠近了神机营的兄弟们,在没有步兵和骑兵在旁护卫的情况下,让神机营的兄弟们不用换兵刃,拿着火铳就能与敌军厮杀,这不就加大了神机营兄弟们的存活率吗?”
张鼐问道:“铳杆下面有一根通条,如何加装刺刀?”
“下面不能加装那就加装在上面。”
袁宗第道:“小鼐子,唐王的这个想法不错,当初我和先帝也提过,可是先帝没当一回事。”
袁宗第的先帝当然说的是李自成。
用枪朱聿鐭当然是内行,造枪却不是他所拿手的,于是道:“要不我们成立一所科学院吧,专门设计、仿制、制造各种火枪火炮,你们觉得怎么样?”
所有人都一脸茫然的看着朱聿鐭。田见秀问道:“殿下,何谓科学院?”
“这……”朱聿鐭想了想道:“不叫科学院,应当叫机巧局,让一些对火铳火炮有兴趣的人们聚在一起,天天就是琢磨着怎么造枪造炮。”
刘芳亮问道:“会有这样的人吗?”
杨廷麟道:“在下便知我朝有此一人,专好造铳铸炮。”
“谁?”朱聿鐭问道。
“毕懋康。”
“你认识他?”朱聿鐭听到这个名字颇为震惊,因为略微知道一点枪械史的人都知道,毕懋康在公元1635年的时候造出了第一杆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燧发枪。
“也说不上认识,只是知道,他在崇祯八年时便编辑了《军器图说》一书,只可惜不为思宗所重视,听闻这人在崇祯十七年时(公元1644年)时便去世了。”
“可惜,”朱聿鐭摇着头问道:“伯祥,这样吧,我任命你兼任机巧局的局长,你派人去找一找,看看这个毕懋康有没有徒弟或者是喜欢造枪造炮的儿子,如果有就以圣旨将他们全部请来赣州。”
杨廷麟道:“下官遵命。”
“哦,对了,还有个事我差点忘了。”朱聿鐭对张鼐道:“张将军,让胡将军去做你的司马,怎么样啊?”
胡将军指的是赵印选的表弟胡一清。
既然往忠顺营派司马袁宗第都没有意见,张鼐那还有意见?道:“行,就依唐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