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边的灵牌上书写着大明太祖皇帝之灵位;
右边的凳子上的灵牌则书着父亲大人马公胜江之灵位。
其实这位对朱元璋的大不敬,因为无意之间将马江胜和朱元璋抬到了一个高度,如果是在太平时节这个罪名已经够上诛族了。
但是这里没有一个人提起,就是朱聿鐭也不会提起。
对于这样的事,他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天地桌香炉后边放着一个盛满粮食的木斗,上用红纸封着,红纸上放着一面铜镜,又插着一杆秤。这也是上千年传下的古老风俗,据说那秤和铜镜象征着夫妻俩对天明心,公平相待,而斗中的粮食象征着“米面夫妻”,即夫妻要共同生活的意思。
朱聿鐭被两名妇女“押”到天地桌前,龙映真在两名妇女的搀扶下到桌前站定。
按照男左女右的规矩,朱聿鐭站在她的左边。龙映真从头上的红绫帕下看见朱聿鐭的新皁靴,她知道朱聿鐭就站在自己的身旁。
“一拜天地!”白发老者高声唱道。
龙映真从容不迫的缓缓跪下;朱聿鐭则几乎是被摁在了地上。
“二拜高堂。”
朱聿鐭和龙映真对着朱元璋和马胜江的灵牌叩拜。
“夫妻对拜!”
“礼成,送入洞房!”
“等等!”正当要送入洞房的时候,龙映真突然喊道。
白发老者问道:“当家的,有什么不妥吗?”
龙映真没有理会那白发老者,而是对朱聿鐭道:“夫君,快,帮着为妻将头上的盖头揭了。”
“当家的,这盖头是要进了洞房才能揭的。”白发老者提醒道:“这是规矩。”
“那有那么多的规矩,我是土匪,以前有女的当土匪的吗?”龙映真对朱聿鐭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夫君,快,帮为妻将盖头揭了。”
“哦……”朱聿鐭随手就将龙映真头上的盖头揭了下来。
按照规矩,洞房里给朱聿鐭准备了一根秤杆,新婚夫妻进了洞房以后,丈夫要用这秤杆来挑开盖头,一则寓意称心如意,一则寓意勤俭持家。
就在朱聿鐭挑开龙映真盖头的那一刻,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龙映真站在了自己的面前:薄施脂粉,齿如含贝,漆黑浓密的秀发上插着一支带有小铃的、一步三摇的凤凰钗,眉宇间自有一番动人风韵。
龙映真一把取下凤冠霞帔,递给马瑞家的,卷起袖子,露出藕白一般的臂膀,道:“开席,上菜,喝酒,今天老娘高兴,和兄弟们不醉不归!”
朱聿鐭看到这一幕,微微摇头,喃喃自语道:“这娘们,已经完全被匪化了。”
说话间,酒菜齐上,酒桌之上,无论男女,还是老少,觥筹交错,划拳吃酒,揎臂猜枚,真个是热闹喧天。
马瑞家的手里拿着凤冠霞帔对朱聿鐭道:“姑爷,要不您先回房去等着当家的吧。”
“你是要我回房去做怨夫吗?”朱聿鐭双眼一瞪:“她能喝酒我就不能喝吗?东风吹,战鼓擂,酒桌子上面谁怕谁,来一起喝,谁先爬下谁是乌龟!”
此话一出,群情激奋:
“来,敬新郎官一个!”
“敬新姑爷一个!”
“新姑爷,好大的口气,来来来,今天晚上不醉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