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幺儿一听这话,忽然双颊微红:“你去了我家,便什么都知道了。”
“这还要保密啊?”
“当然了。”
当夜无话,次日一早,在龙幺儿的引领下,船队到了车马的等候处。因为不是码头,大船不能过去,只得由小船运上岸,然后装车。
朱聿鐭对龙幺儿道:“这些车马都是你号集来的,你在这儿调度装车,我先去永新城。”
龙幺儿道:“殿下只管去,这里可以放心。”
随即,朱聿鐭穿戴起亲王服色,然后领着石虎头与五百名新军士兵,径直往永新方向而去。
朱聿鐭原本是要留下那五十名火铳手以防不测的,但是龙幺儿告诉他,到了这个地界,只要有她龙幺儿,就没有人敢打这些粮食的主意。
朱聿鐭听了这话笑道:“哦,没看出来,原来是个女中豪杰啊。”
“你没看出来的事多了去了。”龙幺儿道:“时候不早了,殿下您快去吧,永新的这个县令人还不错,对人家客气一点。”
朱聿鐭听了这话,心中暗道:“看来这姓龙的妹子在永新人脉还蛮广的。”
“等等,”朱聿鐭刚要走,龙幺儿道:“殿下,如果你今天能进永新城,那第二天一早我在南门外的山坡上等你,带你去见我的家人,你去不去?”
“行,听你安排。”朱聿鐭又对石虎头道:“你记得提醒我,免得我忘了。”
“末将遵命。”
“对了,还有一件事。”朱聿鐭对龙幺儿道:“粮食都搬运下船以后,你让这些船工回赣州找施琅总兵领取剩下的一般饷银。”
龙幺儿道:“知道,粮食全部下船以后我就对他们说。”
说罢,朱聿鐭领着五百人马,投永新而去。
永新在吉安以西二百里,全县皆在群山环抱之中,朱聿鐭虽然是一早上率领人马出发的,但是直到晌午时分,才堪堪到了永新城下。
永新县城不大,人口也就一百八十四里(一里八十户)。守门的衙役、兵士一见来了一队衣着光鲜人马迎面而来,急忙一面有人去知会县令,一面有人上前来询问。
询问的一名县尉服色的衙役,他到了朱聿鐭人马面前问道:“敢问是何处人马?”
石虎头上前,一口福建口音道:“你没看见亲王服色吗?”
朱聿鐭道:“说话客气些,客气些。”然后他对那县尉道:“在下唐王朱聿鐭,封陛下圣旨,总揽江西军政事务,特来巡查永新防务,并且携带军粮、军饷永新听用,请你们的县令出来说话。”
“你……你……”那县尉这个时候才注意到朱聿鐭身上的穿得衣衫上果然绣着龙纹。小地方的县尉何曾见过这般人物?急忙下拜道:“请殿下稍等,小人这就去知会县令。”
“行,我等着。”
那县尉一听这话,急忙往城内跑,喊道:“快,快,快去请堂尊,快去请堂尊!”
不一会儿,但见那县尉领着一个县令服色的中年汉子从城中小跑出来,两人一到朱聿鐭的面前,那县令喘着粗气道:“在下永新县令王天和,敢问阁下果真是唐王殿下?”
石虎头“唰”的一声,将腰间的挎刀抽出一半,怒道:“你个小小县令,胆敢质疑唐王殿下!”
朱聿鐭道:“将本王的印章和陛下的圣旨拿给王县令过目。”
石虎头插刀回鞘,从自己怀中取出唐王之印和隆武皇帝的圣旨给王天和看。
王天和虽然是个县令,但是这永新城从来没有来过这般大的人物,看罢确认无误之后,急忙下拜:“下官王天和,拜见唐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聿鐭打量了一番王天和,身着官袍,约莫四十五六岁的年纪,虽然身材瘦小,但是给人一种干练感觉。朱聿鐭对王天和道:“起来吧。王县令,本王后面还有万余斤粮食和一点银子,你给我腾挪一个仓库出来存放,这些粮食和银子我有大用处,你寻的仓库一要安全,二要干净。”
“下官遵命。”王天和躬身忙道:“下官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