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身着便装站在距离募兵处不远的杨廷麟问朱聿鐭道:“当初下官在赣州募兵,娘哭爹叫孩子闹,就是不让自己的家里人来当兵。还说什么老祖宗有个老传统,叫做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为什么殿下招兵,百姓都趋之若鹜呢?”
朱聿鐭笑道:“你问我什么道理,我也说不明白,你想要知道其中的道理,可以去问问正在应募的百姓。”
杨廷麟真的走向一个来送丈夫来参加义勇军的妇女,问道:“这位大姐,你可知道你夫君应募的义勇军是不发军饷的。”
“知道啊。”那妇女道:“家里有地,没指望着发军饷。”
“你可知加入了义勇军也是要上阵杀敌的。”
“当兵不杀敌,那当兵做什么?吃干饭吗?”
“那你可知上阵杀敌是有阵亡之可能的,难道你就不怕……”
“呸,呸,呸,”那妇女突然跳起脚来骂道:“你这老家伙,胡子头发都花白了,咋就不会说话呢?如今唐王殿下刚刚给咱家里分了地,老娘送自己男人来投军是为了保护咱自家地的,老娘刚送他来你就咒他死,你安的什么心啊?”
那妇女的一番话怼得杨廷麟满脸尴尬:“在下只是说有可能……”
“有可能也要来当兵!”那妇女不待杨廷麟说完,唾沫横飞的道:“老娘没读过书,斗大的字不识的一箩筐,老娘只知道家里有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年迈的婆婆,因为家里没地,如今建虏又要杀来了,一家人眼看着就要饿死了,这个时候唐王殿下来了,有人说唐王殿下是菩萨下凡,专一来解救咱们穷人的,他老人家一来咱们赣州首先就灭了狗日的周万才,然后给咱们分粮食,如今又分了土地,有了土地就会有更多的粮食。后来听当兵的说,建虏要来打赣州,要来杀唐王,日你个仙人板板,那还了得,所以咱就把男人送来投你们义勇军了,可是没想你们这个老先生看着人模狗样的,生着张人嘴却不会说人话,气死老娘了!”
朱聿鐭走过来笑道:“还是这位大姐真是懂大局,识大体,说得分毫不差。”
朱聿鐭看那妇女约莫二十七八岁,服色微黑,大手大脚,一看便知是个农家女子。
那妇女两个眼睛冲着朱聿鐭一瞪,道:“你少拍老娘的马屁!”
朱聿鐭听了这话苦笑着不知怎么回答,心中暗道:“这娘们怎么这么的虎,这么的不会聊天呢?刚一开口就把天聊死了……”
护卫朱聿鐭安全的石虎头和龙幺儿听了这妇女的话,看着朱聿鐭的尴尬样子,都几乎要笑出声来。
虽然被怼,但朱聿鐭还是硬着头皮问道:“那建虏是来打赣州的,来打唐王的,与你有什么关系啊?”
“你是不是傻呀!”那妇女没有好声气的叫道:“咱家的土地是唐王分的,如果建虏把唐王给杀了,那咱家的地不就被建虏抢走了吗!”说着,那妇女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朱聿鐭,反问道:“你也是来投军的吧?”
“我来看看。”朱聿鐭面对这位村妇不敢乱说,唯恐又被她给怼了。
那妇女撇了撇嘴:“看来咱男人还非得投义勇军不可了,要是义勇军里面都是你这样的笨蛋,那咱这刚刚到手的土地非丢了不可。”那妇女一面说着,一面连连摇头。
“你……”杨廷麟一见那妇女辱骂朱聿鐭是笨蛋,双眉竖起,便要发作。
那妇女的男人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一见妻子要和别人发生冲突,急忙劝阻。
朱聿鐭笑道:“还是大姐有见识,只要大伙能够帮着唐王,大家的土地就可以永世不丢!”
正在排队等候的年青人和他们的家人一听朱聿鐭的话,齐声高呼:
“保驾唐王,土地不丢!”
“唐王殿下万岁!”
“大明皇帝陛下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