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便是《Rrgnt~再生者的第五卷。
我是准备了十几万字篇幅大纲,却意外几万字就把故事写完了而慌张不已的白夜一。
虽然有些唐突,但我觉得网路媒介连载的其实并没有什麽撰写後记的必要X。大家之所以认同後记的存在,其实只是一种约定俗成而已。至於我之所以写作这篇後记的原因,则是因为正文的字数实在不够。
实际上,我本来并没有把正文写得如此短小的意愿。依照最开始时的构想,第五卷是一个相当宏大且综复杂,可以Ha入很多废话和景sE写到地老天荒的故事。
但动笔时,我却不自觉间背叛了自己。
因为我始终在想,「」究竟是什麽。
「我以为。的本质,大抵是故事。
如果故事首先不能作为故事而存在,就法承载作者想表达的任何东西。一本情节稀烂的,论包含着怎样的风格或隐喻;都称不上优秀。
或许。删去所有多余的环境描写、叙述和个人想法,才能保证故事本身的“流畅」。
如果说「含义」是故事的灵魂,流畅便是故事的生命。生命是先於灵魂而存在的。而灵魂不依托於R0UT,就以存活。
一个作者真正能忘乎所以的地方,只有後记而已。”
——以上,就是让我现在後悔不已的幼稚想法。
如果过於追求情节的紧凑,以至於留下几万字空间来忘乎所以,毫疑问会招来编辑的痛斥。
因为过度思考的本质而失去了【作者】的资格,成为【後记写手】这种莫名其妙的存在;世间最滑稽莫过於此。
其实,在读一本书时,跳过正文直往後记而去的读者的心情,我是非常理解的。
多半是感觉「正文太厚重啦仅指篇幅!线索之类的要理清太麻烦啦!拖稿太久上一卷早就忘啦!所以先只看一下後记再说啦!」这种感觉。
因为我也常常如此。
顺带一提,到最後也没去看正文的事是时有发生的。
但作为、而非杂文的写作者,我还是希望读者能够阅览正文。所以,未必不能萌生一个天才式的想法。
只要把後记写得b正文还长,读者就会嫌麻烦而去看正文了。
此之谓,作者三十六计【佯攻·本末倒置之计】。
如何?
我会抢在您之前先说出「这蠢透了」的结论。所以也是我的胜利。
这麽卑劣而虚的胜利,我是第一次得到。
但话说回来。只要谈及後记,大抵就是【轻松愉快】而【言之物】的代名词。
在任何时候都能拿起,也能随意放下;丝毫不必考虑上一卷後记和这一卷後记有什麽关联,甚至连角sE前後的关系与情感纠葛需理会——因为出场角sE是0。
如此随X的快节奏,只要配上一名其实并不必要出现在文中的美少nV作封面,就已经能完成一本轻。如此推论,不如说後记才是轻的本T;其正文只是附赠的,可看可不看的小故事。
一直以来「轻为何物」的谜题得到了解答,可喜可贺。
如此,轻的完全T——【轻後记】的商业化与产业化道路终於能提上日程。後记的十几本番外与前传;後记的漫画、动画化甚至OVA化也指日可待。逐渐衰退的轻业界将就此迎来新的生机。
顺便。如果有哪位能预言到「後记改编动画」会以什麽次元的哪种物理X质而存在,还请不吝指教。
至少我是想像不出来的。
——与其说这些完全在犯蠢的话,我还是谈一下本身的事吧。
只是自我感觉。现在的我,相b刚动笔时的拘谨,已经有了些许余裕。即便故事有擅自的行动,偶尔也能乐见其成。
书卷龙在作为参考的龙与地下城T系中,本来是以苍老的学者为原型的。然而当它挥动着翅膀从天而降时,却为自己增加了【始祖鸟】的象徵。
——故事实在是奇妙的东西。原本只为她构架了骨头,它却擅自生长出血r0U,丰满起来、为身T的各个部分产生了联系。相b制造一台机器,更像是孕育一个生命——它总给人带来意外之喜。
当然,这是我这种没有能力控制自己中每一个元素的三流写手的特权。
说来惭愧。我之所以在後记中尽耍白痴、从头一路耍到尾;也有些情感上的理由。
我总思考。
这个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喜剧呢。
刊、维汀,以及两人的父亲,还有劄——这些曾用自己的情感生活过的人,他们都Si了。每当回想起这个事实,我都会失去任何作者意识,流下泪来。
或许,有人乐於用角sE的Si来烘托故事的内涵。但我看来,将自己创造出来的孩子亲手抹杀掉,绝不是什麽能引以为豪的事。
【我真的让他们的Si亡有所价值了吗?】
每一次,我都会不断向自己质疑这个问题,一遍遍作修改。
即便如此,也未必能问心愧。
如果一个人的Si亡都不值一提,那麽他的生命又有哪里称得上重要呢。
每一次创作Si亡,肩头的担子都在加重。
希望有一天,能写出不会有人Si去的温柔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