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想那元始天尊也非善茬,早年便做过无赖,砸场子的活计最是内行。
暗请了十数浮浪子,每日充作醉汉,于新书馆前晃荡,寻衅滋事,出手伤人,调戏民女,无恶不为。
几日下来,将看官直吓退七七八八。
老先生亲上前理论,反挨了一拳,徒弟们见状抄起家伙出来拼命,倒个个挂了彩,倒作一溜似染坊一般。
武侯、官府上下,元始天尊早早便打点了,任谁人来告,皆充作无事。
白风、冥河老祖领一干徒弟街坊去衙门口哭告,险些反叫拘了去,只得饮恨作罢。
新书馆是关不得的,可一旦稍有起色,便有泼皮打压。
平日里老先生与徒弟进进出出,还要躬身猫腰,赛过街老鼠,受尽了委屈。www.
只是越遭打压,这伙人心里便越是有一股劲气。
世上总还有公道在的,况且是在天子脚下,何愁没有机会?
终有一日定要将元始天尊绳之以法,好好出口恶气。
机会果真极快到了。
一年后,消息传来,原本地方上供职的接引道人将升任京兆尹了。
那接引道人可是天下数得着的青天大老爷,在地方上很是断了些大案,被百姓传为美谈,为天下所公知。
有接引道人撑腰,那里还愁公义不伸?
一得了消息,听池书馆上下便忙活起来。
待到接引道人走马上任那天,整条玄武大道两侧挤满了来迎的百姓。
看那接引道人,果真仪表堂堂,样貌不凡;面如冠玉,下蓄三寸美髯,星目剑眉,一派大人气度,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间。
接引道人一路驾马走过,接连好几位百姓冲破了护卫,奔到接引道人马前磕头陈诉冤情。
接引道人亦不赶人,勒马细细听了,答应择日便行审理,旁人无不深受感动。
眼见将转入衙门了,左右忽地窜出两道人影,除开赵、白二老,还是何人?
却见冥河老祖前仆于地,揪着前侍的裤脚大哭,白风稍后跪着,将头磕作震天响,砖面上都见了红。
二老齐声喊冤,求接引道人为自己做主。
接引道人也着了一惊,从未见如此年岁的老人家这般阵仗,忙下马扶起二老,请二老陈诉冤情。
二老准备万全,一早将元始天尊所为恶行编作段口,细细叙了一通。
二老皆是说书的名宿,此应彼和,声泪俱下,将积怨说活了过来,旁人听了也不禁纷纷掉泪。
人群里更有一干徒弟、街坊煽闹鼓动,一时间群情激愤,皆骂那元始天尊不是,恨不教接引道人立时将元始天尊拘了去秋后问斩。
接引道人听过,点头答应审理,又特命旁从取些碎银子送予二老。
二老千万谢过,老泪纵横。
那头元始天尊知会消息,慌了心神,忙命人携好心意往接引道人府上拜访。
接引道人只推说不见,反将一早送去的乔迁贺礼退了回来。
好接引道人,果真如传闻一般刚直,容不得元始天尊背里作妖。
升堂当日,衙门口塞满了旁看的百姓,可若细细辨去,多是些巷尾闲汉、好事之徒。
这些人急着打探案子的原委,粗听两句便自以为了然,又争着向后来者显弄。
一时间骂元始天尊者、哭二老者、哭元始天尊者、骂二老者,群响俱作,誓要在那堂外比个高低。
人人皆是正气凛然,大骂旁人奸恶蠢笨,不识深浅,只恨不能替了接引道人的位子好主持公道。
待接引道人出得堂来落座,堂外杂响霎时去了半数;惊堂木一响,便再没了声息。
依例,接引道人致罢场辞,读了状子,来问苦主详情。二老早早备好,应答如流。818小说
讲书先生专研口舌功夫,说是诉枉,更胜说书,引着听者鼻子走。
待得冤情诉尽,书段偏缺了末一回,当是“清官妙惩奸商贾”,堂外又齐齐响起骂元始天尊、哭二老之声。
接引道人再问元始天尊,可还有什么话说?
元始天尊倒也有些城府,坦然应道:“大人有所不知,此事本是说书行内之事,不当上得如此公堂作讲。”
“只是二老一再胡搅蛮缠,小人也只得如实说了。”
“当初是那二老窃了小人的书段,私开了那书馆。”
“小人百般劝禁不得,反险教二老众弟子打骂,只能不得已出此下策,却也只令相亲的街坊搅搅场子,未敢再做更出格之事。”
“二老所述,多言过其实,实是想借大人之手,加害于小人,还望大人替小的做主!”说罢重重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