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蜜跨过火海,石门隆隆合拢,自始至终她都没有回头,也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不知道,是不知何言,还是已然无言。
考虑到寒潮的凶险,张茶没有贸然出发,而是决定用两个周期也就是六天的时间做准备。
在这六天的时间里,二人达成了一种无言的默契,虞雪心负责采摘可食用的野果,张茶负责钓鱼和烹饪。
或许是张茶的手艺太好,虞雪心不再有意辟谷,精神明显比张茶刚来时好了许多。
张茶却不满足,经过仔细品尝分析,将部分野果碾碎变成了佐料,还将一些嫩叶当成了炖鱼的佐材,虽然顿不烂煮不熟,却有效去除了鱼腥味,让鱼汤愈发鲜美。
此外的时间,二人几乎都在修炼中度过,张茶还发现,在这里的修炼速度要明显快于外界,不止是因为寒潮,还和水土食物有关。
无论野果还是鱼肉,都蕴含丰富的自然元力。
其中野果偏寒,鱼肉极暖,二者同时食用正好阴阳调和,不用修炼就可以直接吸收,对提升真元和体质都有很大的好处。
六天后,寒潮褪去,万物解封。
张茶收功起身,御剑升空。
全岛从外部观测并不比山海城大,如果直奔岛心,花不了多少时间,但张茶没有这么做,而是自外而内螺旋深入,以一名蜃楼弟子的角度巡视全岛,尽可能不放过任何细节。
由于没有纸笔,他只能凭借记忆力在脑海中绘制地图,通过多次整理分析,他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同样的观测距离内,速度不变,御剑所需的时间不同。
距离相同,速度相同,模式相同,则跨越距离所需的时间相同,这可是蜃楼数理课的入门课程。
张茶下意识认为是自己观测有误,立刻进行了重复观测,结果竟然与之前完全相同,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张茶还是不敢相信,本着实践出真知的真理,他又用各种所能想到的方式,在各个方向上进行了验证。
结论被进一步细化:距离岛心不变,同距离同速度,所需时间相同,距离岛心越近,所需时间越长,反之越短。
也就是说,问题出在与岛心的距离!
由于一时间想不明白,张茶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谨慎返回了驻地,坐在沙滩上一边用剑划拉一边思考。
虞雪心来到张茶身后,低头看着他面前密密麻麻的算式,不由蹙了蹙眉头,问:“有什么发现吗?”
张茶将离恨剑插在沙滩上,尽可能用虞雪心能听懂的语言,将自己的发现简略复述,而后撑着下巴懊恼地说:“可我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完全没道理啊!”
其实他压根没指望虞雪心能帮上忙,毕竟虞雪心是仙宗正统出身,压根没有受过蜃楼的教育,当初朱玄风连大地是圆的都不知道,就是最好的证明。
谁料虞雪心略作思考,竟是蹦出一句:“你有没有想过,变得不是距离,而是我们自己?”
此言一出,张茶如遭雷击猛然僵住,而后腾得站了起来,一把抓住虞雪心的胳膊:“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虞雪心似有不悦,却没有发作,只是甩开了张茶的手:“山动我不动,我动山不动,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难道不是吗?”
“你真是个天才!”张茶只觉得醍醐灌顶,大赞一声撒腿就跑,头也不回冲入林中。
回首望着张茶逐渐隐没在林中的背影,虞雪心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呢喃着说:“你又何尝不是呢?”
大约半个时辰后,张茶返回,挥舞着手中的藤条兴冲冲地说:“你说的对,变得不是距离,是我们!”
藤条的长度本该是固定的,但随着距离岛心越来越近,藤条居然变长了,准确地说应该是放大了。
除此以外岩石、树枝等等也都具有同样的现象,靠近岛心放大,远离岛心缩小,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正如虞雪心所言,如果不是藤条放大了,而是自己缩小了呢?
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自己缩小了,也就等于藤条放大了。
同理,因为自己缩小了,对自身相对速度的判断也就出现了误差,进而也就导致了跨越同距离所需的时间变长。
至于为什么只有自己发生变化,很可能和自己不属于这里有关。
“当初你说三天都没有搜遍全岛,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张茶说完自己的发现后长出了一口气。
虞雪心却只是淡淡嗯了一声:“所以我们怎么出去?”
张茶表情一僵,随即就跟被泼了一盆冷水的蜡烛似的,兴奋之情瞬间熄灭,是啊,发现了此地不合常理的空间现象又如何?对出去有什么帮助吗?
“其实是岛主罚我来归墟思过的,就算能出去,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出去。”张茶叹了口气坐在地上。
“哦?你犯了什么错?”虞雪心不动声色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