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家气象台最新发布了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总之不太好,一连几天都是刮风扬沙的气候。
首府早在沙尘天气开始前启动了全城防护的系统,大部分黄沙都被他们看不见的防御罩隔绝在外,渗进少许飘尘对这座城市影响并不大。
赫尔利人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多变气候,应对沙尘天他们有自己的经验。都城远方到处都是漫天漂浮的黄沙,肉眼已经看不清更远的信号塔和高层建筑。
旭日东起,昏黄的沙土遮住了太阳,人们只能隐约看到一个不真切的轮廓。街道林立的店铺按时开门,各类上班族准点打卡工作。
观察员朱小存同样开启他新一天的饲养工作,只是他的工作目前遇到一些问题。
他给这只刺猬暂时编取了一个名字:小刺。
小刺的状况看起来并不算友好,它的应激反应比预想中的还要严重。
这已经是朱小存观察小刺的第三天。
他给小刺布置了一个温暖的宠物屋子,猫粮和水按时换新的,还开了猫罐头。
很可惜这只刺猬三天以来偶尔趁夜晚悄悄喝一点水,再悄悄上一趟厕所排泄。
它看上去有些“自闭”倾向,但非常聪明,会自己用猫砂,而且没有在滚轮边跑边拉的泻粪现象。
从资料上研究所看,刺猬是一种可以边吃边拉的动物,目前看来这只自闭的小刺除了应激之外非常让观察员省心。
其余时间,小刺总是缩在窝里的那团棉花之下,卷成一个刺球,动也不动。
如果不是朱小存时时盯着它的动静,旁人这么看也许都怀疑它已经死了。
朱小存每天会走进观察室和小刺待上十分钟,他试图让小刺感受到自己温和无害的气场,然而每一次等他想伸手碰一碰小刺,它就立刻炸成一个圆滚滚的刺球。
尖利的毛刺稍微碰到就炸得更厉害了,圆蓬蓬的刺球让观察员无从下手,他并没有练铁砂掌的功力有信心把这团刺球顺平。
又一次试图和小刺调解关系失败,小刺这几天只稍微喝了点水,粮半点没碰。身上的刺颜色依旧有点灰扑扑的,他用仪器还原了一下它的体表数据,小刺身上的刺理应是米白偏深一些的色彩。
观察员担心照这个情况下去刺猬会出现意外,到时候就是他担不起的责任了。
他回到电脑前将记录的情况做了个报告传报给上级,很快接到领导的电话。
领导电话里是这样子说的。
“小朱啊,你是咱们观察组里最受畸变生物待见的一个人了,如果你都没办法,谁还有能力去照顾他们?”
“小朱啊,这件事还需要你再多想想办法,你过去做得一直很好,相信这次也一定可以。”
观察员挂了电话,神色闪过几分迷茫。
暂时没有人可以给予朱小存帮助,他去向几个前辈请教,对方一脸惊讶地看着他,说:“小朱你太谦虚了,你可是最擅长照顾它们的人,现在后辈一个比一个厉害,我们这些老人哪有你厉害啊。”
行业竞争在哪里都会发生,朱小存揽下这份活儿接手小刺,虽然是上级领导的安排,但私下总归会得罪了个别人。
退到最糟糕的情况来说,假如刺猬真的没养好,那么他第一个就会被拎出去问责。如果上头追究下来,有什么问题也只是需要牺牲他一个人而已。
想到这点,朱小存不免郁闷。
午休时朱小存再一次走进观察室,小刺原本背对着他蜷在棉花团里,听到动静立刻把脑袋缩了回去。
他对着刺球束手无策,离开观察室后脑子里忽然浮现出一个人。
李息接到朱小存电话时,隔着手机都能感受到他的气馁。
文物研究院和动物研究所相隔不远,李息和朱小存约在研究所的餐厅三楼见面,他有车,开过去十分钟就到了。
李息是高朱小存两届的学长,在学校时李息帮过几次朱小存走出人生比较重要的迷茫阶段。
此刻朱小存就像看到救星,和李息开门见山地谈起刺猬接回来的状况。
李息听他憋红了脸竹筒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说了一堆话,没发表意见,认真地听完了。
朱小存察觉自己失态,尴尬。
“学长,抱、抱歉,我就是太心急了。”
李息说:“如果刺猬的检测数据都正常的话先不用太过担心,它们代谢慢,有一套适应生存的系统,到了冬天大半年不吃东西都可以。”
何况这只刺猬从13禁区出来,它的存在本来就是特殊的,有没有明显的畸变现象目前都没有得知。
朱小存听得仔细,学长说的信息他在资料上看过。
李息又开口:“再多观察观察吧。”
朱小存叹气:“我把报告汇报给领导了。”
午餐时间朱小存对李息诉说了一肚子的苦水,结束后情绪松缓了不少。他打起精神赶回观察室,其余几个同事还在休息室看新闻。
此时新闻播报的正是13禁区出土的文物详细相关信息的记录,他跟着坐在旁边观看,新闻长达半个小时,除了留在研究所照养的刺猬,其他的出土古物都进行了对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