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的大弟子尹平,金庸原著中写他曾奸污小龙女,德行有亏,最后横死在剑下。但在民族大义上却坚正义,和汉奸赵敬之辈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历史上却恰恰相反,奸污小龙女一事纯属子虚乌有,尹平到八十多岁善终,比王重阳和全子都长寿。
尹平年老后,就让于李。李这个人物在金庸小说中着墨不多,只是在《神雕侠侣》最后章节中露了一露头,书中写本来让他当方的主将,但周伯要当,对他说:“,你敢和我争这主将么?”李躬身道:“弟子不敢”。全书中李就这四个字的台词。但历史上的李,敢不敢和周伯争主将无可查考,但他却敢和喇嘛的首脑八巴等人辩论。蒙古统者还是向着喇嘛们多一些,李也没有看明白风头,在辩论中哪里还有不失败的道理,于是蒙古人勒令焚毁道经,将参加辩论的几个道士行剃度为和尚,李弄了个灰头土脸,不久就气死了,全也就此走上了下坡。
不过便如此,全的响还是非大的,我们在《龙虎天师——张道陵》一篇中说过,张天师创立的道,主要是民间神道方术为主,虽然也讲奉老子为宗,但对道家的发挥的很不好,所以正一道在档上比之佛就得多。而全在修的形上借鉴了佛家的方法——出家吃素,心寡欲,在内容上返归本源,以老庄理论为本旨,加上全子识水平都比较高,使得道在人们心目中的形为之一新。后把道士分为两,一是出家的全道士,就是原来正一派的火居道士。一般来说,全道士在人们印中要高于火居道士,这正是全对道家和道的贡献。到天,长春人丘处机的白云观,还是中国道协会的所在地,全的创立,对于道家和道史来说,都是一非重要的事情。
金庸小说中,有一首诗赞王重阳,说是王重阳的情人朝英和东邪黄药师合写的,其实这首诗是朝人商挺写的,为《甘河遇仙宫》诗,是写王重阳在甘河镇遇仙的故事,全诗如下:
子房亡秦,曾进桥下履。
佐汉开鸿,矻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
异人与异书,物不轻付。
重阳起全,高视乃阔,矫矫英雄姿,乘时或割妄迹复非,心死墓,人传入道初,二仙此相遇。
于终下,殿阁凌烟雾,我经大患余,一洗尘虑,巾车徜归。
拟借茅庵住。
明月风前,曳杖甘河。
对于此诗,我觉得也只是二三的水平,金庸生小说中说是朝英和东邪黄药师所写,不免有些辱没了两人,其实最能传神描绘出王重阳的风的还是他自己的这首诗:
一住行窝几十年,蓬头长日走如颠。
棠亭下重阳子,莲叶舟中太乙仙。。
无物可离虚壳外,有人能悟未生前。
出门一笑无拘碍,云在湖月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