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历国王表,段平—段英—段良—段聪—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段素隆—段素—段素兴—段廉—段廉义—段素辉—段正—高升泰—段正淳—段正严和誉—段正兴—段智兴—段智廉—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
禅让是中国古历史上统权转移的一种方,皇帝把帝让给他人。相传三时尧禅于舜,舜禅让于禹,历史上传为谈。时久远,难考其伪,所以存而不论。后的所谓禅让,实际上是篡权的一块遮羞布,所谓禅就是篡,如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就其曰“禅让”。禅与篡之不同,就在于前是主动让,而后是迫让。
大理国君的禅,属于前。从937年绵延至1253年的大理王朝22国王中,后有9国王禅为僧,加上迫逊的1人,便足足有10个国王后都当了和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朝时,梁武帝萧衍笃佛,曾四皈依佛门,都因群臣的苦谏仍然归座龙椅。朝顺皇帝也曾因爱不得而试图出家,却其母后阻止。外就无帝王出家之事了。
大理国帝王出家则近乎成了一种习俗。除了二王段英是迫逊为僧以外,其余9都属于自动禅为僧的。他们是:
1、秉义皇帝段素隆,乾兴年立,在4年,宋仁宗天圣4年禅为僧,子素贞立。
2、圣德皇帝段素贞,宋仁宗天圣4年,在15年,庆历年禅让为僧,孙素兴立
3、兴宗孝德皇帝段廉,宋仁宗庆历4年,在31年,神宗熙宁8年禅为僧。子廉义立
4、上皇帝寿辉,宋神宗丰3年,在一年,因天变日月晦,星辰昼见而禅廉之孙正
5、定皇帝段正,丰5年,在13年,为君不正,禅为僧,异姓高升泰立
6、后理国中宗文皇帝段正淳,绍圣2年,在12年,因慧星见方,大疫。徽宗大观2年禅为僧,子段和誉立
7、宪宗宣仁皇帝段和誉,大观2年,在39年,王老,因诸子内争外叛,于宋高宗绍兴17年禅于僧,子正兴立
8、景宗正康皇帝段正兴,绍兴17年,在25年,宋孝宗乾8年4月重雾,16日雾散,遂禅为僧,子智兴立
9、神宗皇帝段智祥,宋宁宗开禧年,在33年,理宗嘉熙2年禅为僧,子祥兴立。
大理国时也发生两篡的事:一是文经皇帝段英在仅一年,其叔段良争帝,废帝为僧,而自立二是上德皇帝段廉义杨义贞所弑而自立,篡仅4月,高升泰讨而诛之。不过这两篡都没有着禅的旗号。
为一帝王终都舍弃江山人而心甘愿皈依佛门呢?总体上说,这与大理国“以佛立国”、“以佛国”,全民佛的社会识形态是分不开的。佛在大理的统地从诏晚隆舜把佛遵为“国”开始,之而起的大理国一以贯之地承袭下来,到还依然如故。朝的行巡使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曾描述:“邦之人近天竺,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尤其在大理国时,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上至国君,下至庶民均以出家为荣“以佛国”的在政制度上也有着充分的体现。
一:是各级官员都从有文化的僧人中选拔。大理国中、后也仿效中王朝实行开仕,而对是僧人中的读儒书阿吒力僧人均可有家有室,标准就是“释习儒”,晓佛学的义理又熟悉四书经。这些人便是大理国所有的“释儒”的阶层
二:是举国崇僧敬佛,国中的大事均有高僧参与决策。在人们的观念中,国家的灾祥祸福,都与当朝的帝王有关,与他们前身所作所为有着因关。国家一旦出现某种灾祸的征兆,便是帝王孽障缠身,有出家,能消灾免难。
大理国出家的帝王各有各的故事,都毫无外地体现着上述的观念。当人们耳熟能详的段誉段正严就是典型的一。历史上的段誉非《天龙八部》小说中所描写的风子,而是一文韬武略的帝王。他岁入学,在点苍山龙苑就学于天台山云游到大理的高僧铉法师。铉非赏识他慧超群,着力培养。我们所所的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在正的历史之上,26岁,曾几平定37部叛乱,主动亲和大宋王朝,多进贡,献礼献乐,宋徽宗册封为云节度使、大理王。段誉当朝间勤政爱民,讲究以佛法的仁慈国。对于当众辱骂他的部将高智昌高升泰之孙病死后,还大办佛事为其超度。高智昌手下的两军官刺杀段誉,未遂擒,段誉却称之为“义士”于以赦免,二人自杀后,又为他们立“义士冢”。段誉在39年,后因彗星出现,认为国有不祥之兆,加上四个儿子争夺王,于是便禅出家无为寺,法号广弘,终年94岁,是大理国高龄的王。。
当然,大理国的帝王出家,生上的享是不同寻的。野史记载大理国民谣曰:“帝王出家,随臣一邦,嫔妃一串,素裹红妆。出家犹在家,举国敬菩萨,早晚拜大士,禅室如家。”生动地描绘了帝王出家这一殊的历史现。也正因为大理国的统们秉承“以佛国”的,以佛家的学说来化各种社会矛盾,包括权力之争,协调各种关,因而在大理国延续316年间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动乱官廷杀戮之血腥的事,成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长的封王朝。
注,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长的封王朝,而不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长的封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