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海看着范进说道。
“有什么事情进来再说,反正林捕头您不是休息了吗?上次的事情我还没好好谢谢林捕头。”
面对客气的范进,林庆海摇了摇头,在范进耳边小声的说道“这次来是知县大人让我给您带话,知县大人因为避嫌,所以没有亲自来找你。”
范进听到林庆海这么说,立马就严肃起来,小声问道“敢问林捕头,知县大人有什么指示?”
林庆海吞了吞口水,想到张广安让自己转告的话,颤颤巍巍的小声说道“苏圣让您注意点,有些小错误别犯,他很看好你,希望你可以再接再厉。”
“苏圣?苏秦苏半圣?”
范进一惊,看着林庆海小声问道。
林庆海点了点头到“就是苏秦苏圣人,话带到了,我就先走了。两日后,四五联考,范学子再接再厉,争取再进一步,豪取双甲!”
“那就借林捕头吉言,您慢走!”
“告辞!”
林庆海拱手告辞,范进嘴里小声念叨着“苏秦苏半圣”,回到房间后,躺在床上百思不得其解。
“我哪里得罪了这位苏半圣了吗?”
范进的脑海中浮现出苏秦的信息苏秦,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早年投入亚圣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
随后,刻苦攻读亚圣姜尚之书《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
苏秦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
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设计诛杀刺客后,感知到大势已去,遂归隐于幕后。
苏秦的经历可谓是带着传奇色彩的,在那个百家争鸣,七国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
苏秦能在当时兼佩六国相印,打的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可以说是威震九洲也不过为。
只不过最后因为一些原因归隐,待到孔圣证道后,借助才气只能证道半圣。
其著作有《苏子》31篇,还有当时其撰写的《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
而且苏秦的背后不仅仅是苏秦,还有两位族弟——苏代,苏厉。
在当时,三苏之名,被人广为称道。
虽然最后苏秦的两位族弟没有证道半圣,但是在当时大儒纷争的百家时代,也是留下了传奇的色彩和一段佳话。
“算了,不想了,睡觉!”
想不出来自己哪里做的有问题的范进,决定放弃思考。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范进也从苏秦的提示困惑中走了出来。
圣人之威能,飞天遁地,搬山倒海,他们的想法是范进猜不透的。
所以就没有必要去徒增烦恼,想那些没用的,还不如去带胡小芸出去游玩。
范进应该是诸多学子中这两天过得最惬意的了。
二月十一那天,广灵县外的桃红柳绿,掀起了一阵踏青热潮,范进也带着胡小芸出去转了转,好好的享受下这古代的惬意生活。
二月十二,这是最后一场考试,四五联考三天。
考生有三天的时间,可以呆在考场,将之前所有的科目全部考上一遍。
晋级这轮考试的人不多,只有15人,其余的18人则是被淘汰了。
广学客栈的乡下学子们来的时候有二十人,现在只有5人参考四五联考,刷下来了15人。
剩下10人的都是广灵县内的学子,相比乡下的学子,这些县城里的学子们,三场下来,只是在第三场律赋和试帖诗淘汰了6人。
前往考场的路上,落榜的学子们的心情都有些低落,他们是来送范进五人参考的,想到自己已经名落孙山,自然是心情有些低迷。
不过在范进五人要进考场的时候,这些落榜学子还是站成一排,看着参考五人祝福到“祝五位旗开得胜,榜上有名!”
范进和其余四学子纷纷拱手还礼,随即进了文院考场。
李常青和范进走在一起,小声说道“范兄,除了你我乡下学子之外,还有三位,分别是高灵玉,王文丁,李非闻。”
“嗯。”
范进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他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也没怎么关注,除了高灵玉范进认识,其余两人都熟悉,只是考试的时候见过几面。
李常青也知道范进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