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给汪家生了五个孙子,可谓是汪家的大功臣。
所以,就算后面老二媳妇朱巧儿嫁到汪家,生了两个儿子,也被孙带娣压着的原因。
要说孙带娣有什么坏心思,那真没有。
家里穷的时候,饿着大房的同时,二房也一样饿着。
大家都没有,自然就没有什么矛盾。
可自从家里得了小姑子从婆家拿回的做糕点方子,明显老二汪德银更加有兴趣一些,对这生意上的事,也很是钻研。
而老大汪德金,若不是父母吩咐下来,他是半点都不想做这个生意的。
在他看来,做生意,三餐不继,今天不知道明天生意的事,哪里有种地来的保险?
a idotzsyot hrefot《仙木奇缘》a
至少,只要做人肯愿意下地干活,土地肯定不会让人失望的,多多少少都会回馈给种地的人。
这样一来,自然肯愿意下功夫钻研的汪德银出去卖糕点时,能卖出更多的货,钱自然也多上许多。
而汪德金,所卖的货跟二弟比起来,不过才二弟的三分之二。
不过,即便这样,汪家的日子,比起以前,那也算是大大的改善了。
不说顿顿大米干饭,吃肉,却也至少能所有的孩子吃个肚圆。
而宁家族学一开办,汪德银就想方设法让大儿子汪家毅去读书。
并且,在汪家毅当天晚上说不想去读书的抗议声中,第二天依旧强迫汪家毅去读书。
其实汪家毅倒不是那么不喜欢读书,而是回来后,听到大伯母的几句闲话唠叨,心里埋了根刺。
身为穷人的孩子自然是早当家,他也知道自己读书的地方,汪家是给了不少银子给夫子的。
只是,汪德银死活不同意他不读书,汪德银宽慰儿子,让他放宽心,说家里挣的钱,足够送他去学堂读书了!
汪家毅这才安心下来,并且还常常在学堂里受到陈夫子的表扬。
这个消息,让汪德银笑的见牙不见眼,深深觉得自己送大儿子去学堂的事,实在是明智之举。
再加上,陈夫子让他们学了一段认字后,便让他们去镇上,买字帖,还有那文墨四宝。
这一通下来,花费可不少。
原本就对汪家毅去读书的事不满的孙带娣,接下来的日子里,脸拉的比马脸还长。
前些日子,孙带娣还跟朱巧儿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了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