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府池塘的鲤鱼成双入对地减少。
不知梅少卿对双数有何执念,每回宝鸦来,他总让小姑娘带上两条回去。来来回回折腾了四番,最后剩下凑不成对的一尾,孤苦伶仃,在日益碧绿的荷叶间曳游。
那鱼入了公主府,如泥入海。
门房日日来回禀家主,“长公主府并没有什么口信传来。”
梅鹤庭每次听后都沉默一阵,夜里秉烛翻医书的时辰越发漫长,常常通宵。
黎明,姜瑾敲门而进,见一缕青烟从银槃灯台脱魂,在暗蓝的晨室中袅荡开。公子背身立在窗边,渐宽衣带罩着颀薄的骨架,好似一个徒撑着皮囊的雪人。
冰冷拒人靠近,又孱弱得行将融化。
他说,“我梦不到她了。”
姜瑾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他只知公子最近的心神几乎全化在了为长公主寻药上头,手里的人脉与渠道,不管上京还是江南,短短几日撒出去无数。
这一日,姜瑾将一个蓝封无字的簿子递上去,“公子,您要的人名册整理妥了。”
梅鹤庭命他查找近五年来参加过太医署遴考的医丁,点名要落了第的,人名家世,都在那簿子上头。
姜瑾想不明白,连御医和天下名医都治不好的病症,找这些被刷下来的臭皮匠有何用。却不敢问。
梅鹤庭也不解释。
他居家时的话少,连带着眉眼都清沉。只有九尾,不厌其烦地往那双黑靴跟前凑。
可惜它的救命恩人见它辄避,一次都没有登陆成功过。
把宣明珠留在太医署的书籍眉批全看完时,瓦肆间悄悄起了一种流言。
“……说梅驸马并非清流们所赞誉的那样有风骨,是,被长公主休弃后仍心存依恋,由爱生恨,所以才弹劾长公主。过后又舍不下身为皇亲国戚的风光,复腆颜纠缠长公主殿下,弄得好没脸面。”
闲言起源于那日在宜春乐坊外,许多人都亲眼看见子长公主殿下对前任驸马不置一顾。
姜瑾越转述越气愤,便要去查,梅鹤庭的脸色变无一变,波澜不惊道,“不必理会”。
立枷苦刑都堵不住悠悠众口。
她从前经历过的,他如今也亲历了一遭;
她从前体会到的爱而不得,他也感同身受。
却远远抵偿不了她。
一如宝鸦所言,他想将余生全部的快乐与好运都赔给她,可是做不到。想将自己一命换给她,只求她健康长乐,也做不到。
这些日子梅鹤庭翻了数以千计的古药方,没有一个能治她的病。
一个也无。
“姜瑾。”深夜里,梅鹤庭将人叫进,沉鸷的烛影覆住他半边面容。
“请庸子鄢过府一叙。”
庸子鄢与梅鹤庭是同年登科的,梅鹤庭为探花,庸子鄢不才,是个状元。
只是江左第一公子的名头如同凤冠上的东珠,其余小小米珠,皆成了点缀。
庸子鄢堂堂一届状元郎,当年与榜眼探花同入翰林,眼睁睁看着梅探花扶摇直上,自己至今还是个崇文馆编撰。
开始的时候当然有所不甘,不平着不平着,人也就习惯了,平日抄抄旧典收收碑帖,日子过得还算太平。
说起藏书,这位状元郎家中有一本祖辈传下的《七国拾遗》,里面编录着先秦列国谋士的遗策杂谈之类。
值钱是不怎么值钱的,学术价值亦不高,拿来垫桌脚绰绰有余。
所以梅鹤庭的人露出风声想寻这本书时,庸子鄢开始没当一回事。
不成想这日就请他过府了。
好在不是过堂。庸子鄢是个随和的人,手摇折子扇带着书僮踏入梅府,逢山夸山遇水赞水,见着梅鹤庭笑脸长揖。
“少卿大人公事繁重,今日却有闲,正好你我久未深谈,不如趁今日手谈一局如何?”
梅鹤庭请人上座,单刀直入:“那本《七国拾遗》,年兄开个价吧。”
庸子鄢不随和的时候,也是个风度翩然的佳公子,攒眉收拢折扇,一时不知该惊叹于对方的强买强卖,还是直白市侩。
大家都是读书人,世风竟日下到如此地步了?
他犯难道:“大人这便教某难为了,毕竟是祖宗传下的孤本秘籍,某日日焚香供奉着,不敢有一刻懈怠。若是易主,庸故楚难见列祖列宗啊。”
屏避了下人的竹亭,清风徐来,拂过梅鹤庭澹然的眉目。
他拣起冻石小壶,为客人斟一杯八分的茶:
“一部尚书之位,可能让年兄有颜见列宗?”
庸子鄢走出梅府的时候,袖中已然无书一身轻。
书僮欲言又止,觉得自家老爷不该露出这么大的破绽——哪怕假装回家去取一趟也好啊,这么着,显得人都不随和了。
“你不懂,在这位面前,任何伪装都是多余。”
庸子鄢转扇敲敲肩头,自嘲一笑,“往后在他面前再也抬不起头喽……”
书僮不以为然,一路上纳罕,等回到家压低声问老爷:“老爷莫不是真被诓住了吧,一个四品,张口便许您个正二品,当朝廷是他家开的?他有那本事,自己为何不坐,这其中,有诈吧?”
庸子鄢摇头,“你还是不懂啊。”
不说他近日提点刑狱露出的铁血手腕,单说梅鹤庭其人——他若想诈人,用不着虚以委蛇;同样,梅鹤庭出口的话,便是落子无悔。
谁让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他最少年呢。“罢了,随和,随和。”
《七国拾遗》的确是一本不值得的书,拉拉杂杂一大本,只有三页纸有用,那三页中,记录着医祖扁鹊关于《内经》的补疑见解。*
三页看下来,又只有三行字有用。
当那句话映入眼帘,梅鹤庭一顿。
继而,一种妖冶的光明在他眸底绽开,一扬腕子裁下那页纸,掖在怀内。
姜瑾进门来便撞见这一幕,脚步滞停。
卖官鬻爵。
从前经公子手里查办的就不少,现如今……
他最近见多了公子种种行事,不敢往深处想,避开眼色问:“公子可从书中找到了治病之法?”
梅鹤庭将书合上,神色恢复平静,“何事?”
“哦,”姜瑾正色道,“小七方从护国寺传回信儿,法染国师,今日出关。”
这位法染国师,亦是梅鹤庭寻求治病之方的门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