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大明战事,向来是要知道折损如何,岂能只听捷报,叫蓝玉来说清楚!”
那士卒还没说话,徐辉祖就连忙说道:“皇爷,蓝玉重伤,辰时才由部将抬着入城,现在恐不能听宣!”
蓝玉重伤?
朱元璋眼神顿时冷厉起来,冷哼一声道:“那便作罢,明日朝会,咱自会论功行赏,都下去吧!”
徐辉祖犹豫了下,见朱元璋没挽留姿态,顿时告退。
重新坐回武英殿案台,朱元璋思虑再三,随即起身。
一旁的静安马上奉上了茶,“皇爷,既然是大胜而还,为何还焦躁不安呢!”
朱元璋接过茶盏,对着静安叹息道:“你懂什么,本来蓝玉这回出去,咱没给任何诏令,私自调动京师禁卫,咱都拟好旨意如何惩治了,怎料胜了,他还闹了个重伤。”
静安不动声色,早在之前朱元璋考问朱允炆时,他在一旁就听出皇爷有意打压蓝玉了,这私自调动京师禁卫,往大了说,安个谋反在蓝玉身上都合情合理。
试想整个京师禁卫都在你蓝玉掌控了,没准哪天你就带兵入皇城,届时谁能阻拦。。
所以这次蓝玉犯下的事,起码蜀地的战事,他是没资格回去了,淮西勋贵失势,便在这几日了。
这样看来,对朱允炆倒是一个利好。
但陪伴在朱元璋身侧的静安,倒是对局势了解更多,随即说道:“皇爷,既然朱英小公子已经回京,今不出去看看么?”
朱元璋瞟了静安一眼,说道:“这事你别掺和,咱可知道你最近收那东宫的银子是勤快的很,你可得记好了,钱你怎么收咱不管,要是把今天殿内的事传出去,后果你自己知道!”
静安大总管连忙下跪,语气惶恐道:“皇爷,奴婢可是一心侍奉您,只忠心于皇爷啊,收了银子,也才能了解太子妃是如何行事,方能知己知彼为皇爷布局添砖加瓦!”
“那便好,你退下吧,咱等的消息,估计快到了!”
静安知道等会有要事了,所以端好拂尘连忙退下,一出殿外,整个人被冷汗浸湿了衣裳,回身看了看武英殿,也不知道皇爷对于太子妃针对朱英的事,做了如何布局,若是事情败露,太子妃估计也难以善终。
但皇爷为何还要对朱允炆如此亲昵,难不成是愧疚驱使么?
想再多也没用,静安索性去了祭台,找点事做去。
没多时,宫城之内,一个飞鱼服手持皇令,快速来到了武英殿。
“卑职锦衣卫杨俊龙见过圣上!”
“来了便好,速速将这几日情况说来!”
若是朱英在此,自然能看得出这杨俊龙,正是那晚上看起来眼熟的兄弟,在五人的三才阵中担任盾牌兵的好手。
而杨俊龙是同蓝玉常升一队,亲历的事情可谓是细致入微,此刻将剿灭倭寇的事迹说出来,朱英如何与冯胜比试,如何料敌先机,临阵操练。
听到朱英亲自带队冲杀,朱元璋握紧了双拳,担忧与责怪甚多。
但听到阵法精妙,对付散兵游勇的倭寇可谓全面碾压时,朱元璋也忍不住拍手叫好,以至于最后五百禁军横扫两千余人的倭寇,竟然无一阵亡,伤者不过十二人,朱元璋激动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五百人,这仗是这样打的?”
“卑职亲身经历,不敢有丝毫隐瞒!”
“好,好!”朱元璋激动的来回走动,语气感慨道:“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能想出如此神妙的对敌之策,奇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