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四年,兄长汤鼎病逝,十二岁的他曾在皇爷吊唁时,见到了被皇爷牵着的孩子。
若论面容,眼前的年轻人眉目与那孩子十分神似。
就在他惊奇这小娃儿是谁时,当时的太子朱标让那孩子叫自己一声小叔叔,那时候他才知道,那孩子的名字,朱雄英。
只可惜那孩子隔年便去世了,汤軏都没来得及深交。
算起来,常升算是那孩子的舅舅,汤軏连忙拱手道:“不知小兄弟名讳!”
朱英郑重回礼道:“在下朱英,应天府人士!”
“朱英……”
汤軏默念了一句,他出兵之时,已经收到了南京六百里加急的圣旨。
蓝玉,冯胜的名字就放在圣旨上,惊的他连夜赶来,一路上都在想究竟是何等的妄动,皇爷要把两位柱国大将一并拿下。
现在看来,一切问题的起因,皆是眼前眼熟的年轻人了。
好在蓝玉和冯胜似乎没有异动,这小伙子也好好的,那多半无事发生。
半路上遇到此地卫所守军,似乎也是去增援蓝玉所率一部,但前脚刚见到卫所士卒,后脚就看到蓝玉被人抬着路过。
听说是打了一场大胜仗,也是蓝玉告知他不必急行,保存士卒体力,等到了好好见见世面。
似乎有些灵光闪现,可下一瞬就被常升在肩头上拍了一掌。
“你吞吞吐吐的,我舅境况如何了,他要是出问题,那就是大事情了!”
汤軏这才说道:“大将军没事,人已经醒了,念叨着要找你,我已经派人送回南京,等你们回去自然能见到!”
听闻蓝玉没有大碍,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罢了,既然都没事了,那我去休息去了!”
朱英对着常升和汤軏行了一礼,自顾找地方休息去了。
眼下天已经蒙蒙亮,经过一夜战事,朱英没多疲劳,可一想到能把这些大明武将摆平,那等回了南京,他便能迅速启程,避开这是非之地了。
汤軏望着朱英离开的背影,还没收回目光,就被常升伸手在眼前晃了晃。
“看啥呢?”
“常大哥,你不觉得这朱英神似一个人吗?”
常升淡淡一笑,“怎么,你说他像我那早夭的大外甥吗?”
“啊,你也发现了?难不成当年皇……”
常升一把捂住汤軏的嘴,放低声音道:“这事还不确定,越少人知道越好,你小子可以啊,居然见过雄英!”
汤軏点点头,回忆了下朱英的容貌,再看到常升的异常举动,心绪百转间似乎也猜到了点什么。
这事居然不跟汤家说说?
汤軏刚升起点不快,随后又马上消去了。
老爹已经告老辞官,现如今病的无法说话,要不是皇爷征召入京,他也做不得这海防督府。
现如今大明朝堂上的纷纷扰扰,与汤家都无关了,可这年轻人,或许可以抽空让他去见见家父。
毕竟昔年的朱雄英,父亲也时常用他来勉励自家的几个兄弟,老爹病重如此,哪怕眼前人不是朱雄英,起码也可以让父亲开心一些日子。
“想啥呢,我有个重要的事要跟你说,你跟我过来!”
“我还得调兵安排城防,常大哥,等我忙完了再跟你秉烛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