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影响,许多读者以为,三国的起始时间,应从董卓入主京城算起,理由是着名的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战役,以及类似吕布、袁绍、曹操等枭雄人物,皆活跃于这个阶段。如果无视这段历史的话,那么罗贯中将\"三国\"两字冠在\"演义\"之前,作为书名,显然有失妥当。
此诘不无道理,但有一点需要这些读者注意:《三国演义》是部小说,而非史书,既然是小说,罗贯中将书名取为《三国演义》,亦属情有可原。
按照习惯,划分改朝换代,往往以旧帝退出舞台、新帝登上舞台为分界线。因此,厘清三国的起始之脉,离不开这个关键节点。今天就围绕曹魏、蜀汉、东吴何人称帝、何人亡国这些个节点,作番梳理。
开门见山,先将三国的具体时间晓示读者一一所谓\"三国\",时间上,乃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那段历史时期;对象上,则是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我们所熟知的赤壁之战,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刘备借得荆州,之后又攫益州,只是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而非真正\"三国\"。
\"帝国帝国,无帝不国\",如此而言,真正的三国,就应以曹魏的曹丕称帝始,到东吴的孙皓卸帝止,即公元220年至280年,前后共60年时间。
但历史学者对三国时间段的划分,存有两种观点:一是以\"曹丕称帝到蜀汉灭亡止\",即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前后45年时间;二是以\"曹丕称帝到东吴灭亡止\",即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前后60年时间。
很是明显,上述两种观点,对三国起始时间没有异议,产生分歧的焦点,在于西晋的成立时间上:既然蜀汉政权没了,\"三足\"失了\"一足\",也就不是三国了。故蜀汉的消亡,就是三国结束的标志。唔,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不过问题在于,此时东吴尚在,这又作何解?顾此而失彼,应该也是不对的吧?尤其是对本文而言,奉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显然带有\"简单问题复杂化\"之嫌了,换句话说,本文将有可能成为一篇论文了。为免读者晕乎,还是认同\"三国起与始,共计60年\"这个观点吧。
公元220年,曹操谢世,其子曹丕继承王位。办完曹操后事,曹丕手下一些见风使舵的文臣武将,揣摸出了曹丕觊觎汉献帝刘协之位的意图,便竭力唆使曹丕代汉。曹丕深知,身为\"汉臣\"的自己,明着取代刘协,显有\"忤逆“之嫌,天下可伐之。为避惹上\"窃国篡权\"骂名,他连续三次明里谢绝那些文臣武将们的\"苦谏\",暗里却给汉献帝刘协频频施压。刘协自然是个聪明人,在\"保命\"还是\"保位\"这道选择题面前,他选了\"保命\"。为此,他下诏天下,禅让帝位。
既然汉献帝刘协\"自愿“让位,曹丕也就不再客气。公元220年十月,曹丕称帝,移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启。基于曹丕是\"仗势\"逼迫刘协\"禅让\",因此史书上一直将\"篡汉\"两字罩在曹丕头上。
曹丕当上皇帝的消息传到成都,惹得刘备浑身发\"痒\"。大家知道,刘备自从出道开始,亦即\"桃园三结义\",就以”匡扶汉室\"为奋斗目标。按理,曹丕称帝,触犯了十恶不赦中的第一罪:犯上作乱!作为刘备,当应号令天下拥汉志士,兴兵讨伐曹丕,但奇怪的是,刘备却无视曹丕的这一逆行,走了\"既然你可做得,我也同样可以做得\"之路。
公元221年,刘备以延续汉朝之名,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以示正统。这里有个细节,不得不说,其时汉献帝刘协尚在人间,作为汉臣的刘备,完全不该自行称帝,但他却无视汉献帝的存在,这不叫篡位,又叫什么?因此称帝之后的刘备,相对于正统汉室而言,也与曹丕一样,已然是个逆臣了!
其时东吴的掌舵人孙权,却对先后称帝的曹丕、刘备,报以\"眼不见为净\"之态,按部就班,像往常一样,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单就这点而言,孙权应该是三国中,对汉室最为忠诚的主。故而有史学家纳闷,说罗贯中怎么将刘备列为忠汉代表,而不将孙权列为忠汉人物呢?
公元229年,孙权在时下南京称帝,史称吴大帝。而这一阶段,正是诸葛亮为完成刘备\"匡扶汉室\"之夙愿,妥劲地讨伐曹魏。
曹魏政权从曹丕称帝,到公元265年曹奂被迫禅让,前后时间为46年,中间历经五帝;蜀汉政权从刘备称帝,到公元264年刘禅恭手出让,前后时间为43年,除了初始两年刘备为帝,其余全为刘禅\"坐镇\";东吴政权从孙权称帝,到公元280年被西晋伐没,前后时间为49年,中间历经四帝,作为\"开国\"之帝的孙权,坐了近一半时间的龙椅。
上面是以曹魏、蜀汉、东吴分别称帝的时间,计算出来的时间,如果从曹丕称帝时间,即公元220年算起,曹魏的存世时间,仍是46年;蜀汉便是45年;东吴则是60年。
有一个奇怪的\"因果\"现象,不得不在此文中\"戏说\"一下: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后来司马炎仿学曹丕,逼迫曹奂\"禅让\"帝位;刘备轻松赢得帝位,后来刘禅轻松地出让帝位;孙权是迫不得已最后一个称帝,后来孙皓是无可奈何最后一个卸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道轮回,就是如此地富有戏剧性。
戏剧性的诡异之处还在于,司马炎设立西晋之后,司马家族没有吸取三国曹魏、蜀汉、东吴之所以走向衰亡的内在教训,施政上自以为是,族亲间相互攻讦,结果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悲剧,以至于西晋成为中国历史上人们生存条件最为恶劣的朝代!
司马家族统一中国,功不可没!司马家族戮害华夏,罄竹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