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鼠疫皆有可能,现在我们还不太清楚,我现在立马回去让泽太医写些用的比较多的药,先准备着。然后在组织太医总结各种关于瘟疫的药方”
“嗯,这样的话,你先走吧。”
大太子突然觉得好像很麻烦啊,这本来是父皇的事情啊。
“太子殿下,”这会是右相。
“我们与其在这里干坐着不如想一些办法和把现在要做的事情整理成一条一条的,这样容易下命令,也可以按照事情安排适当的人去做。”
“嗯,右相大人说的对。我心中已经有一些想法了,已经写出来了,各位大人看看还有什么添的,或者还有什么不合理的可以提出来。”
大太子说着,便把刚才写写画画的一张纸给他们看。
右相看了什么也没说,户部尚书看了转给了左相,左相看都没看,直接说“我相信右相和户部尚书,也相信太子殿下的智慧。”
“好,那这样的话我就直接按照这个请父皇下旨了。右相与户部尚书大人请先回。左相大人请稍等,我去见完父皇还同左相有要事相商”
“那臣就在外面等,大太子出来了便可看见我。”
凌步涉进去看见正半躺在座椅上的父皇道。
“父皇,我想到的我不知道周全不周全,所以请父皇再看一眼。如果父皇觉得没问题了再传召出去吧。”
皇上笑了笑,“你执政几年了?这点事情还想不周全?”
招了招手,正在门口的皇上的贴身太监几步跑过来。
“皇上,您有什么事需要奴才去办?”
“你,去,看着这张纸,叫拟好了几道圣旨。你自己一个一个给我送到,这是关系十几万人命的大事,不得偷懒。”
“哎呦,皇上,老奴立马去。保证一点儿都不敢耽误。”
不一会。京城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工部侍郎,太医院医正,左右相,皆领到圣旨。
又过了一个时辰,东宫接了一道圣旨。是皇上身边的太监来颁布的。
彼时,凌步涉领了东宫一众人在东宫大殿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步涉,性成淑慎,勤勉柔顺,今东南芜城有难,特封为钦差,负责芜城一带水灾。钦此!”
“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凌步涉领着一班人谢了恩。接了旨。
凌步涉直接在接了旨的院子里安排事务。
“从现在开始准备本王的东西,记住轻装简从。是去灾区,不是去游玩,所有人都给我打起精神,要去的,做好吃苦受难的准备,不要给东宫给太子府丢脸。回来了我给你们赏。”
“女眷除了必要的都在东宫负责东宫的一切。是男人,都跟我去。”
“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时辰准备,一个时辰之后出发。”
说完凌步涉便大步走开。
太子府和东宫很多女眷都要去,可惜,太子不让去。为此京城兴起一股跟着太子去东南救灾去的一股浪潮。
其实吧,本来没什么,就是太子府的女眷出去说太子如何如何英勇,如何如何大气磅礴,听得一众小侯爷公子郡王热血沸腾。
加之有许多大家闺秀小姐的神往。而那些年轻人总想出出风头,便一个接一个跟着太子的銮驾出了京城。
为此有多少达官显贵唉声叹气。总不能说太子吧,那是大不敬。所以,只能说自己家的孩子,轻浮,轻浮。
他们才经了多少事,那大太子是经了多少事的主。他们怎么能和大太子比。
不过就长远来说,这一批的达官显贵的小侯爷公子是成才最多的一批。他们往后延三代之内,也是自开朝以来第一次京城的学习气氛如此之高。人人谦让和气。
以至于在后不知多少代还在惊叹。这到底是一次怎样的灾祸以至于改变那么多人。那个东南方向的芜城到底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