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成了办公会。
李易安排王蹇过完年要办好三件事:第一,购买200万斤以上的玉米种子运到广宁。
这个年代玉米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十来个省都有种植,比土豆普及的要好,毕竟这个耐储存。
但是中原地区土地耕种千年,地力不足,玉米产量不比高粱小麦高多少。
后世玉米亩产1500斤很平常,但是有化肥和良种。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化肥,但是东北没有开发过的土地,那地力是杠杠的。李易估计产量减半,700斤应该可以。就算到不了700斤,500也行。毕竟这是人类史上和土豆一样的高产作物,不至于让人太失望。
可是最适合种玉米的地区东北却没有玉米。李易第一要推广的农作物当然是它。
王蹇为难道:“种子不难,难的是辽东百姓走死逃亡十室九空,人手、畜力、农具都不足,怎么干活啊。”
李易道:“农具好办,青山鹰城加班加点做一批给你们就是了。我再写信给琪琪格,让她买几千头牛送到广宁,让李胜义接收了转给你。”
王蹇道:“最难的还是缺劳动力。走西口的人多,去辽东的人少。不,是辽东百姓在向关内逃亡。女真人烧杀抢掠,把百姓给坑苦了,能走的都有走的心。”
李易道:“据我所知,今年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都遭了大灾,流民饥寒交迫都快人吃人了,我会想办法让流民过去。”
李笠苦了脸道:“您这是打算迁移论万的人啊!您知道组织上万人迁徙有多难?这可不是拿几万两银子就能办成的事。朝廷、官府、百姓哪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这事没个办,我看易儿你死了心吧。”
“不办怎么知道结果?这些事我来办。玉米和土豆开春就运过去,不要耽搁。”
王蹇见李易用了命令的语气,只好保证道:“我这边的事您放心好了。”
李易对王蹇道:“对了,黑山贼那边我得的银子还了你们和林丹汗的帐后还能剩十万两银子,还有一些珠宝和其他财物,我想尽快折现,我去京师要用。”
王蹇道:“其实您不用急着还王家的钱。”
李易摆手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咱们一码归一码,我手里有钱就先还了。”
王蹇道:“好吧。只是那些珠宝玉石急切间也不能立刻出手,我估算一下,那些东西五万两银子总是值的,我就给您五万两现银吧。”
李易道:“行。你安排人把这十五万两银子存进京师钱庄,我随时要用。还有,你明年就大力发展运输业,重点是辽东到青山鹰城,辽东到京师,辽东到山西三条路线。以后有数不清的东西要运。辽东到青山鹰城这条线有李胜义给你保驾护航,你就放胆干。”
王蹇要了纸笔一一记下。
李根一旁听得目瞪口呆:现在李易的银子开始用十万计数了?自己一辈子做生意,感觉很不错了,现银也没到一万两。为什么自己儿子出去一圈回来就有了这么多钱?
李笠和沈媛这两人反倒是没什么异色。这两人只是知道李易说的数目很大,但是李易一直给他们意外,日子久也就习惯了。
李易忽然问王蹇道:“开钱庄的人才你们王家有吗?”
王蹇一惊:“您不会要开钱庄吧?”
李易点头道:“有这个想法。”
王蹇道:“我在京师倒是入股了一个钱庄,叫汇通号。钱庄说道可太多了,您最好不要涉足。”
李易问道:“都有哪些难处?”
王蹇道:“最难有三样:一是户部批文。仅仅这一纸批文,你拿一万两银子也未必办得下来。二是巨商联保,这一节好办,我来作保也就成了。其三是实打实的,要求压仓银五十万两以上,户部和当地官府要验资,决定银行未来经营规模。可是您知道吗?财不露白,这么多银子放在那,觉都睡不好啊。说不定你雇来的护院就是江洋大盗,人财两空的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