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上前一步抱拳道:“兄弟你年纪小,武功高,王某服气。不知道您上下怎么称呼?”
李易道:“我是新襄李易。”
“李易?向阳义学李易?”
“正是我。”
“佩服!我有个表妹,在你那读书,现在是先生了,叫做任月,谢谢你的照顾了。”说着深施一礼。
李易奇道:“兄台是北六省瓢把子,肯定是有担当的汉子。你表妹都快被卖了,你怎么也不援手?”
王林听了这话黯然失色道:“我这个所谓瓢把子就是个虚名,能救得了几个?反倒是连累过许多兄弟。不过你李易的大名我是早听过,不畏权势,仗义疏财,创办义学,已经有1000多穷人家在你那读了书,而且还能得到一碗饭吃。许多人说你是天下第一的大义士,我,我就是个无能的糊涂蛋,害苦了几千弟兄!”
孙二拦住道:“大哥不要这样说,没你遮风挡雨,我们万八千人能活几个?这些年你就是咱军户的活菩萨。”
李易说:“咱们也别在这里站着了,走,进亭子里慢慢说。”三个人走进了亭子,寻了石凳坐下。
这时夜色更浓。
李易早听说太行土匪厉害,许多年都剿灭不了。如今正可以通过这土匪头子,听听是什么情况。
这个时代的武人,对读书人有种天生的敬畏。这和有明以来一直重文抑武有关系。一个七品知县,把五品将军按倒打屁股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军户的地位一直等同于奴隶,明末更甚。
山西、陕西是边疆重镇,军户众多,这些喝兵血的将军克扣军饷军粮,士兵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不得不去骚扰百姓。兵又成了一害。
对于百姓来说,兵匪一家,许多时候,兵的危害比匪更大。
这样的大明军队要想有什么战斗力,真是梦想。
所谓的太行土匪,就是这些忍受不下去的军户逃出军营,进了太行山混日子。
这数千土匪赖以为生的根本不是打家劫舍,而是开荒种地,也算是奇葩。
至于说王林被推崇为北六省绿林瓢把子,一是因为他们人多势众,二也是给官府一个靶子。
李易听得直擦冷汗,自己一直以为绿林好汉都是水泊梁山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哪曾想混得这样凄惨。
不过李易也有疑问:“王头,既然你们缺粮缺衣缺武器,战斗力不高,为什么十几年来官府剿灭不了你们呢?”
王林苦笑道:“不是说了兵匪一家吗?没等官军开拔,早有人军队里的兄弟通知了我们。就是真碰上了,也是假意喊叫厮杀一通,哪个当真打?所以我们太行土匪就一直活了下来。其实我们也就是逃出了军队的民,不过是罪民。”
“那你为什么要刺杀魏泽?”
“我当年是魏泽的部下。被魏泽克扣得狠了,就聚集了几十个要好的兄弟去找魏泽理论,结果都被打了一通乱棍。我气不过逃出军营,又被魏泽亲兵追杀,只几个人逃了出去。我一直伺机复仇,只是魏泽平时出入都很小心,没有机会。这一次魏泽到这天鹅湖踏青被咱们探听到了,就提前埋伏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