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义学的算数教师李易亲自上阵。识字班由字写得比较端正的李胜礼几人担任。反正是义学,又不是科考专业班,教师都是就地取材。
李易缺人才,未来经商开店哪都缺能写会算的人。可惜明末识字率太低了,没办法才想出办义学的路子。他的义学说穿了就是个岗前培训班。
后世厂家为了招收到合格工人,那是出大钱做职前培训的。李易现在得了钱宇的这笔意外之财就有了底气,决定以回馈社会的名义招工,一举两得。
入学招生定在11月8日巳时,也就是9点到11点,地点向阳大院。
11月8日辰时,向阳大院外人声鼎沸。李易洗漱完毕出了房门,着实吓了一跳:人山人海的这是出了什么事?民变?他赶紧喊来执勤人员,才知道都是来报名学习的。
李易摸着脑袋傻了眼:不会吧?这个时代的人学习热情这样高?来帮忙的李笠帮他解了惑:原来是他的三餐免费惹的祸。
普通人家一日两餐,只是李易把向阳大院的规矩改成三顿,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个时代人干活目的为了糊口,也就是为了赚口饭吃。现在向阳大院一天供三顿饭,就是说读书也可以赚饭吃了。更甭说读的好还给粮食,给工作,许多人都不相信是真的。
一夜间,这消息就长了翅膀不知道飞多远了。
许多人向在向阳大院干过活的人一打听,大家都表示:评价向阳大院这个小东家就是四个字:人傻钱多,去就是了。这下得到消息的还不蜂拥而至?
李笠苦口婆心教育李易:“孩子,你糊涂了!你办义学是好事,可是你看你这文告写的是啥?你有多少家底能撑得住消耗?”
李易是李笠最喜欢的侄儿,他当然要替李易着想。李易可就一千两银子,禁得起这样败霍?他哪知道李易是人不得外财不富,现在今非昔比了呢。
沈媛也急的团团转,一个劲嘟囔:“易儿,这可都是咱家的粮啊,怎么别人就随便来吃了?”
这些逆耳忠言李易一句没听进去,他正得意呢:这些人年轻啊,咋都这么傻呢?一天出几斤米,就可以随便挑选优质劳动力了,这可占了大便宜了。
两方面都觉得对方傻,这合作注定是愉快的。
李易命人拉了根绳子,全体排队。病残不要,自己还没富到开福利院的程度。
命李胜文带几个人在那边办入学手续。无外乎姓名、地址、年龄、家庭状况一类基本情况,自己过了把面试官的瘾。
“你体格不错,通过!
你说话利索,通过!
你看着挺干净,通过!.”
这样粗放式招生还真没人见过,众人都看傻了。体格不错你招收说得过去,说话利索有啥用?看着干净也招可还行?
外表看这个李易挺精挺灵的,原来就是个金玉其外的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