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惜命,对拳法枪法不在意,但是对保命的轻功特别上心。他每日苦练,每天捆夹板1000次直腿跳还不满足,被他自己加码成腿部负重,每天2000次跳。
他哪知道永平这个坑货是糊弄他,真给个棒子当个针了。
一转眼三个月过去,李易脱掉负重,发现真的纵跃如飞。不由得暗赞永平是个不错师傅,真懂轻功啊。
只是让李易有些郁闷的是:他每一次纵越就踏下一个坑,如果在屋顶跑,踩塌房子的可能性太大了。这貌似和自己理解的轻功不太一样,根本不轻啊。
却不知道永平看了李易表演的轻功,暗自咂舌。
他当年是马上将军,长枪大戟在行,轻功什么的是真的不懂。
再说寺里也没什么轻功秘籍,他传李易的就是杨家枪脚下发力的一个训练法门。哪想到歪打正着居然被李易练成了似是而非的轻功了。
永平摸着光头有些犯糊涂:莫非自己真无师自通掌握了轻功真谛?
只是李易不是好学生,有些惹祸精的样子。寺里高层开会的时候,频频有人反映李易带着僧兵胡闹,好像犯了戒律。
永平不在乎谁参武院一本,反正他一直推不出去这个破摊子,能撂挑子更好。按平时,方丈总要蜻蜓点水批评永平几句,可是听到李易两个字方丈明显顿了一下,然后居然打起了马虎眼,垂眉道:“僧兵其实不算僧人,也用不着太过约束。”
这就糊弄过去了?这哪是方丈的做派啊。
永平不傻,他看出方丈在放水。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他也有样学样,任李易折腾了。
转眼过完年,已经是小阳春的天气了。
李易的民生社已经发展到了一百七十人。如果不是李易控制的紧,这民生社怕就出了武院,弄不清发展到哪了。
李易感觉肩上担子重了:怪不得当年毛爷爷喊打土豪分田地,立刻应者云集。咱这就喊了个让老百姓有活路就这么多追随的,看来天下没活路的百姓太多了。
现在每天已经是全员60里越野负重30斤跑了,这些武僧没一个叫苦掉队的,真是能吃苦。
现在每天除了晚餐外,还要加个夜宵,因为李易增加了夜间训练科目。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火枪来给大家练习枪法,不过这个时代火枪靠的是覆盖面,根本不是命中率,也不算太失望。
每班除了班长一名,副班长也被李易安排了两名。之所以安排了这样多干部,李易就是把这里当成了军官训练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李易要的就是批量生产的军官。
李易当然知道自己闹的过头了,他打的主意是能混一天混一天,混不了带兄弟们走人。
只是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寺里始终睁一眼闭一眼。
既然如此,李易就索性放开手脚,经常把僧兵拉到野外集训。集训后,还要在野外搭无烟行军灶,纵容僧兵自己寻找食材。李胜义几个无法无天的开始抓野兔烧烤,李易当没看见。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很快杀生开荤就成了嘻嘻哈哈的开心一刻。
这回不仅显通寺风言风语,别的寺庙也找上行空方丈控诉僧兵累累恶行,这妥妥是污染五台圣地。
这回是按不住了,行空方丈只得召来戒律院永严和罗汉堂永平询问究竟。
永严没有因私废公,就事论事道:“方丈,有证据表明许多僧兵犯了荤戒和杀戒,李易是带头的。”
“哦,”行空苦笑一声道:“这个李易真能折腾。”
折腾?这样大的过错就随便用折腾二字一带而过了?永严无语了。
永平滚动一下大眼珠子道:“方丈您说对了,这个李易是能折腾。这小子天生有带兵的本事,训练的僧兵令行禁止。那帮僧兵德行您是知道的,都野性难驯。对我都经常阳奉阴违,哪曾想就听他的。”
永严翻着白眼道:“有人说他是天生下棋的料,还有人说他天生是读书的料,多你一句天生带兵的料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