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把沈媛拉到一边道:“你不知道李易和他们是什么关系?”
沈媛擦了擦眼睛道:“易儿说是他的兄弟。”
“兄弟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可别害易儿当不仁不义的人。”
“大哥,借一步说话。”李笠这时走了过来。
老哥俩走到一旁,李笠郁郁无语,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兄弟,咱哥俩有话就直说。”李根脾气急。
李笠望向李易那边道:“大哥你看,这些人身手矫健,纪律严明,不一般啊。”
“那当然,僧兵也是兵啊。”
“大哥你看到那些仆籍了吧?”
“易儿给我看了,他已经到县里把这些人落到自己名下,可有什么不妥?”
李笠皱眉道:“大哥你还不明白,这些人都是人中龙凤,怎么会一辈子甘做家仆?将来惹出事端,可都是李家的事。”
李根道:“祸端刚来的时候就惹下了,我也担心着呢。既然你也这样说,我找机会和易儿说个明白。”
向阳大院有了二百武僧帮忙,很快完工了,武僧们终于有了住的地方。
李易分配宿舍同时发布了宿舍内务条例、个人卫生条例、警卫条例、训练条例。
这些条例简明易懂,但是任一个人再聪明,也想不出这样周祥的细则。李易不过是把后世军队规矩照搬过来了,后世他做参谋工作,这些东西倒背如流。
这二百人已经是纪律性和执行性很强的队伍,很快安排妥当。
牲口棚已经盖好,从县里租用的50头牛和各式农具已经放在里面,下面需要的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毕竟不奠定经济基础,想做什么都没底气。
晚上,李根把李易找了过去,关上门问道:“易儿,那么多武僧你不会真的就打算让他们种地吧?”
李易沉思片刻,直视着李根道:“爹,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您说说现在是什么世道?”
李根叹口气道:“诶,我为什么从江南回来?现在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吃不上饭的人多了。南七北六十三省,省省匪患不断,绿林好汉光天化日下都敢行走,我看这天下已经乱了。远的不说,就说咱山西,黄河十三连环套就是土匪窝,还有太行山贼王林,据说是北六省绿林瓢把子,过万人马,官府一直不能把他们咋样。”
李易道:“爹,乱世里不是我杀人,就是人杀我,依孩儿看,以后会越来越乱,乱上几十年后,世上人十不存一都有可能。”
李根惶恐道:“易儿你的意思是真要改朝换代了?现在民间都偷偷说大明气数已尽,乱世人命贱如狗,诶!”
“我不想死,我也要护着爹娘你们,没有自己一帮兄弟想自保谈何容易。”
“哦,我明白了,你是要多养护院。就是凭这块薄地能养得了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