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听他说过,不久后永平侯罗艺会造反,有道是一事不烦二主,不管这件事情他说的对还是错,且先听听他有没有破解之法。
“诚儿,先前你说过永平侯罗艺会造反,这事儿你是如何得知的,可拿的准当?”
李诚点了点头,“那是自然,史书上记……反正就是他肯定会反。”
见他说的如此笃定,再加上他已然预言出了天灾,长孙皇后想不信也不行了。
“既然如此,诚儿你可有破解之法?我大唐这才安定没几年,若再起兵戈的话,岂不是苦天下百姓久已。”
这个李夫人,明明是一个商贾出身,却张口闭口说的都是百姓。
知道的你是买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呢!
李诚回想起史书上记载的长孙皇后,十三岁嫁给李世民,辅佐其夺天下,玄武门之变时抚慰将士,激励士气,而且慧眼识巨,举贤任能,将李建成的党羽魏征举荐给了李世民,这才开创了千古盛世。
而且此人还勤俭持家,从不骄奢,心系天下苍生百姓。
对此,史书上给与了其很高的评价,千古第一贤德皇后。
只是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千古一后竟然不到三十六岁便去世了。
李诚看了看长孙皇后,淡然道,“罗艺谋反之事好说,只要把赈灾一事处理好了,那他就无扩大的可能性,只需派大兵镇压即可……不过嘛……”
“不过什么?”长孙皇后急切的问道。
“不过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兵不血刃,不伤一兵一卒的解决这场叛乱。”
李世民神情一震,有些不悦的看着李诚,“诚儿,你莫不是想说将罗艺召进长安,来个先下手为强……你无凭无据,可不能冤枉好人啊!难道你就能保证自己所有预料都准确无误么?”
他之所以如此告诫李诚,就是怕他把路走歪了。
杀人确实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但一遇见事情不能总想着杀人。
李诚当然能确定罗艺一定会谋反,但现在他拿不出任何的证据。
这件事情也不知该怎么跟他们解释了。
但有一点李世民想错了,李诚要说的绝不是先下手为强,而是防范于未然。
“先下手为强固然简单,但如此一来未免落天下人口舌,我这里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
“哦?”李世民奇道,“什么办法。”
“罗艺身边有两个副将,一个叫周斌,一个叫张图,他二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且家眷全都在长安居住。”
“他们自是不想跟着罗艺一同造反,但军令如山,他们又不得不从。”
“如果李二提前知会他们,让他们暗中监视罗艺,再许以高官厚禄,等到罗艺造反之后,命他二人割下罗艺的头颅。”
“军中已无主帅,凭他二人在军中的地位,自可带着大军投降,到那时岂不是不费一兵一卒,便平息了这场叛乱么。”
如此方法合情合理,当属妙计。
众人无不对其所谋之法赞叹出声。
李世民更是眉如硕果,笑脸含春。
人这一生若有此子,当是平生快慰啊!
“哈哈……妙,妙啊,如此妙计,朕是决计想不出的,也只有朕的好儿……”
“等等……”
李诚固然眉头一皱,“李员外,你刚才说什么……朕?”